总结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虽然色彩斑斓,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具有明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准确敏锐的判断能力,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长于说理的表达能力,博采众长的创新能力和善于总结的科研能力。其中,“口能明其言”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必备的基本能力。
班主任的“说”怎样才能取得使学生入耳入脑。心悦诚服的效果呢?
首先要“说”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要做到“因人而教”,而且要“因时而教”、“因地而教”。在同学生交谈时,切忌隔靴搔痒的空话,令人生厌的套话和心口不一的假话。偏离真理和事实的“假大空”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只会使学生不满和反感,带来负效应,如果在学生产生困惑,遇到挫折和急需帮助时,班主任能够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在“有知音促膝谈心之亲切,无严师耳提面命之紧张”的气氛中,学生不仅会虚心接受而且会由衷感激老师的热情帮助的。对一些原是桀骜不驯,准备破罐破摔的后进学生也可以收到“狂风不能折服小草,哲言可使铁汉低头”的效果。优秀青年工作者李燕杰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做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作一场报告,或者进行一次谈心,就犹如琴师操琴一样,按乐章拨动琴弦,通过语言艺术,融动青年人的心弦,使青年既有知识的增益,又有道德的熏陶,还有艺术的感染,形成一种美的感受,使青年的灵与感都能得到升华。”班主任的“说”,以理服人,只有以理喻而不是力压才能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目的。
其次,要“说”而有情。
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又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要使自己的“说”为学生乐于接受,只有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俗话说:“好话一句三九暖,恶言一声六月寒。”一个班主任,如果态度冷冰冰,言词同硬绷绷,很难设想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合理,情理交融,这样的“说”,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再次,要“说”有分寸。
同样是“说”,同样是情理结合,不同的班主任常常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这里有一个掌握“说”的分寸的问题。有的宜在课上“说”,有的宜在课后“说”;有的宜在大庭广众之中“说”;有的宜在个别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同学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该表扬的,宜实事求是,不虚饰溢美;该批评的,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就批评来说,熟谙批评艺术,善于掌握分寸的班主任能够做到寓批评于尊重之中、于表扬之中、于谈心之中、于谅解之中、于自责之中、于关怀之中、于希望之中、于玩笑之中、于幽默之中、于激励之中。这样的批评,没有疾言厉色的指责,没有错一罚百的处罚,但是,被批评的学生在汗颜愧疚的同时萌生的是知错改错的决心。
最后,要“说”而有信。
作为班级教育者、组织者、指导者的班主任要使自己的“说”为学生所接受,而且躬履践行,很重要的一条是言而有信。凡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绝对不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一个好说大话,好高骛远的班主任,如果提出的目标老是落空,就会在学生中丧失威信,造成消极的思维定势,以后再要重整旗鼓就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所以,班主任在提出目标时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具体不宜空洞,宜从实际出发而不宜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唯其如此,才能积小胜为大胜,一步一个脚印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一个班主任做到重诺守信,一言九鼎,那么,他的“说”才有号召力,班集体才有战斗力,班级的各项工作也才得顺利地开展,各项目标得以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