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齐答):不会。
师: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写到:“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请读一读这段文字。
出示下列文字,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师:童年的往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还有哪些事你还会觉得有意思?
生:林海音看着骆驼把脱下的驼绒袍子垂在肚皮底下,她想拿起剪刀帮骆驼剪整齐,这件事体现了林海音童年时十分幼稚、天真,她小时候十分有趣。
生:我从这件事看出她的心灵是十分天真纯洁的,她对一切都十分好奇。
师:看见骆驼那肚皮底下长长的毛,她就觉得——
生:她觉得十分不整齐,她想帮她梳理一下。
师:呵呵,剪一剪,拿剪刀剪一剪,太不整齐了!
生:我觉得林海音小时候想给骆驼剪一剪不整齐的毛,可能与她爸爸妈妈和老师教育有关,他们都教育我们要保持整洁。于是她看见骆驼那么不整洁,也想把它弄干净一点!
师:很有道理,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们整洁,看到骆驼的毛不整齐,她就也想剪一剪了。
生:我觉得林海音当时应该是非常调皮的,她为骆驼着急,她看见骆驼的毛这么厚,想帮它剪一剪。
师:让它美观一点。大家想,已是中年的林海音女士,她还会想给骆驼剪剪不整齐的毛吗?
生(齐答):不会。
师:这种想法她已经不再有了,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不会再做了。再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师: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做了,给骆驼剪毛的想法我也不会再有了。这篇文章中还写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生:我发现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她和爸爸争论铃铛的用途。我觉得这时候的林海音是充满幻想,非常天真的。从爸爸的角度来看,是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这铃铛的,而林海音小时候也跟我们小时候一样喜欢幻想,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时间,一段喜欢幻想的时间!
师:爸爸的见解是理性的,而童年的林海音想法是天真的,是充满诗意的。现在你们就是林海音,我是爸爸,你从小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你开始问吧!
师生对读这段对话。
师:同学们,如果这时有人问你,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你打算怎样回答?
生:骆驼走路累了,赶骆驼的人也累了,听听铃铛就觉得走路比较有意思。
师: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会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还有谁也同意林海音的看法?
生:我同意林海音阿姨的想法……我还有一个想法,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声很好听、很清脆,走路就不觉得累了。
师:铃铛就是增加行路的情趣,而且使我们忘记了疲劳,是吗?谁同意爸爸的想法?
生:我同意爸爸的想法。我还有一种想法,就是骆驼队挂上铃铛想告诉买煤的人说:“煤来啦,如果要买煤的话就来买吧!”
师:呵呵,你这想法挺有创造性的,听到铃铛的声音就是听到了叫卖声!
生:打头的骆驼脖子上系一个铃铛,后面的骆驼听到铃铛声就会跟着不停地走下去。
师:你是说铃铛还起到一个口令的作用。
生:骆驼的铃声非常清脆,这样就可以传到耳朵里,找到自己的同伴。
师:噢,这个方法也挺好的。还有谁同意爸爸的说法的?
生:我觉得爸爸的说的是事实!
师:你觉得爸爸的想法是现实的,或者说是对的,是理性的。
生:我还有一种新的想法,那骆驼脖子上铃铛是领骆驼人的一种爱好,他觉得他们是从山上来的,这是他们的一种特征,这铃铛丁冬丁冬很好听,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特色。
师:铃好听,实际上也是增加一种行路的情趣。我很高兴刚才很多同学觉得这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就是为了增加情趣,我祝贺你们!为什么呢?这说明在你们的眼睛里,一切还是那么美好,那么充满诗意,那么充满情趣。为你们还拥有这一份诗意的眼光,我要祝贺你们!刚才很多同学也用现实的眼光来看待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比较同意爸爸的想法,那么,我也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现实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的一切了,这说明你们在逐渐地长大。人总需要长大,为你们的逐渐长大,我要祝贺你们!同学们,请想一想,当四十二岁的林海音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你觉得她还同意当年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当年爸爸的理由更能说服已经是四十二岁的自己,而童年的想法则成为她孩提时代的一种纪念了
师:噢,只是一种纪念。现实的答案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却不那么美,而美的答案却是不那么现实,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这么充满矛盾。你看爸爸听了“我”当时的想法,想了想,笑了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在这里,爸爸想了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生:他认为他的女儿是天真的,活泼的,纯真的,所以觉得很高兴,也勾起他对童年的怀念,觉得他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儿童时代的一些天真的想法,他自己也觉得十分有趣。
师:他用很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女儿的想法,是吗?所以他说“你的想法更美些。”当中年时期的林海音在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她当时的想法可能从现实的眼光来看已经不再有了,这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已经不会再做了。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师:在作者描述的童年往事当中,有一件事大家有没有注意?
生:与妈妈一起谈论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师:谁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这几段文字。
师: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看看这篇文章,林海音都问了些什么?她除了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还问了什么?
生:她还问爸爸领头的骆驼为什么要挂铃铛。
生:林海音还问骆驼队的麻袋里装的到底是“南山高末”还是“乌金墨玉”。
师:那么既然是“总是问总是问”,你再把课文内容游览一遍,想一想,林海音可能还会问什么?
生:她可能会问,骆驼吃草料为什么要交错地磨来磨去?
生:她还会问,这些骆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为什么要到我们这儿来卖“乌金墨玉”或者是“南山高末”?
生:她可能还会问,骆驼过马路为什么跑不快而是慢腾腾地?
生:她会问,骆驼怎么长得这样丑的脸,这样长的牙?
生:我估计她还会问,骆驼为什么夏天不来,秋天不来,一直要等到冬天才来?
生:我觉得她还会问,为什么骆驼的毛会拖到自己的肚皮底下而没人帮它们剪呢?
师:呵呵,对呀,所以“我”想帮他们剪一剪!
生:为什么骆驼要慢慢地走,慢慢地嚼?
师:呵呵,怎么不狼吞虎咽,怎么不快点去嚼呢?
生:我觉得林海音还会问,骆驼为什么能走三天三夜而不喝一口水?
师:是啊,她怎么会有那样的能耐呢?童年的林海音问题真多啊!妈妈既然说她“总是问、总是问”,很显然,她问的问题肯定不仅仅是关于骆驼的。我们都是孩子,你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想一想,她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生:她可能会问,太阳为什么每天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生:为什么知了总是在夏天“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生:母鸡为什么会下蛋,公鸡为什么早晨会啼叫?
师:呵呵,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生:为什么白鸡和黑鸡都下白色的蛋?
师:呵呵,不知她妈妈当时能不能答上来!
生:我想当时林海音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去问一问妈妈。
师:你是一言以概之!
生:她会问,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
师:这些问题你们问得并不奇怪。的确是这样,作者在她的《城南旧事》这本书当中,也写到了自己“总是问、总是问”的情景。我们来看一看这段话,自己读一读。
出示文字,生自由读(边读边笑):
“爸,什么叫做贼!”
“贼?”爸爸奇怪地望着我。“偷人东西的就叫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