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百科

孩子是父母的勋章,如何让这枚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每一对父母都在思考的事情。来家教百科,教您科学、轻松的教育您的孩子。

家教启示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百科 ›› 家教启示 ›› 文章正文

股神”之子的零花钱竟需“贷款”——巴菲特从不和子女谈钱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01日 11:33 浏览次数:1144 内容转自:jiatingjiaoyu.xiaoxue123.com
No.A53291

有个富爸爸,该是何种感觉?又该如何生活?难道就是住豪宅、开名车、大肆挥霍用之不竭的财富?近日,知名美国音乐制作人、艾美奖(美国电视界最高奖项,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获得者彼得·巴菲特出版了《人生由你打造》(《LifeIsWhatYouMakeIt》)一书,他以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即使他的爸爸是叱咤全球的“股神”沃伦·巴菲特,他依旧义无反顾地“做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

彼得在书中讲述了巴菲特家族的教育方式,以及他对财富的思考。“最难的是在我筹集善款时,所有人都说:‘别逗了,看看你老爸是谁,你们最不缺的就是钱。’”彼得说,很多人都难以相信,巴菲特从不在金钱上支持孩子。“我很感激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让我们‘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股神”的儿子不炒股

如果跟着父亲步入华尔街,彼得可以少奋斗30年。但他选择了与老爸截然不同的道路。

1958年5月4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巴菲特的幼子彼得呱呱坠地。他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上面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小彼得天资聪颖,深得父母的喜爱。当时巴菲特已经事业有成,家境优裕,家里有丰富的藏书,还有钢琴等乐器。让父母感到吃惊的是,小彼得六七岁时,就对音乐如痴如醉。他的乐感非常强,心情不佳时,并不哭闹,而是走到钢琴前,弹奏一曲传统儿歌《洋基歌》,轻快的旋律被他弹得像哀乐,家人常常听到音乐,就能判断他的心情。

彼得小时候就感受到父亲的辛劳。“他每周要工作6.5天,于是我就想,要刻苦读书,不要给父亲增加麻烦。”小学四年级时,学校举办了一次飞机模型比赛,但需要自费购买模型。为了参赛,彼得到父亲的公司做了15天“清洁工”,并用这笔收入为自己购买了一架飞机模型。“父亲经常引述的一句话是:‘有能力的父母应该给子女一笔能够做事,但不足以游手好闲的财产’。有个良好的开端总是好事,但让子女习惯于靠伸手要‘免费票’就是害人、帮倒忙。”

彼得记忆最深的是19岁那年,他得到的一笔并不算多的财产。这笔财富来自于出售一处农场的收益,并转换成了他父亲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份。“我变卖了手里的股票,得到了约9万美元。当然,我完全可以什么也不做,让那些股票静静躺在账户里睡觉,那么现在股票的价值应该有7200万美元了。”当时,彼得还是一名斯坦福大学的在校生。“很多人认为我疯了,为什么不留着股票,但事实就是这样。我用积蓄购买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时间。”

彼得退了学,用这笔钱开始了他的音乐之路。他忐忑不安地与父亲谈了从事音乐事业的打算。“父亲以他的习惯,认真倾听,不做评论,也不直接提建议。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彼得,你知道吗,你和我其实在做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上几笔。’他就说了这些,这就足够了。这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直到现在仍觉得很珍贵。我的父亲,事业如此成功,却把他的工作和我的工作相提并论,平等看待。”

当然,彼得也承认,他创业时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财产虽不算多,但也高于大部分开始新生活的年轻人。“拥有这样一笔财富是一种特别待遇,也是我收到的一份礼物。如果一开始就面对必须自己谋生的压力,我可能无法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零花钱以“贷款”形式获得

在彼得印象中,父亲“尤其在金钱方面管得很严”。孩子们很小就知道,要从父亲那里获得精神支持很容易,金钱支持几乎不可能。从小,姐弟三个的零花钱都是以“贷款”形式获得的。彼得的哥哥霍华德也曾回忆,1973年他高中毕业时,梦寐以求的是得到一辆新的小型护卫舰轿车,价值7500美元。父亲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提出了一个交易:父亲为那辆车出5000美元,但是,在以后的3年里,父亲不会再为他买生日礼物、圣诞礼物,甚至毕业礼物。霍华德还得自己想办法支付剩下的2500美元。

作为备受父母疼爱的小儿子,彼得也没得到任何优待,他至今记得挣到第一笔钱的感受:“第一次配乐,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内心很焦虑、苦闷。当我拿到100美元的稿费时,我哭了。我将这100美元放在镜框里,挂在墙上,每天看到它,就给了自己一种动力。”

在彼得30岁时,他再一次感受到父亲的“吝啬”。那时,事业小有所成的他想买套大房子,希望父亲能借给他一部分钱。巴菲特却以“我们父子不要谈钱”这样的理由拒绝了。彼得很生气,转而去银行贷款。后来他才明白父亲的用意,“如果父亲真给了我钱,我反而没有机会体会到靠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就感。我认为这是他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彼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他的第一张专辑《等待》很畅销。后来,他为电视连续短剧《500个部落》配乐,并因此获得艾美奖。1991年,彼得为凯文·科斯特纳导演的影片《与狼共舞》,进行舞蹈场景配乐,该片获得了第六十三届奥斯卡最佳音乐和最佳音响奖。1999年,彼得又火了一把,他创作的“灵魂—— 在舞蹈、鼓声和歌声中的旅行”由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播出,并在全美巡回演出。

2008年,在洛杉矶帕利媒体中心,巴菲特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听了儿子的音乐会。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来看看我(给儿子)的钢琴课投资,得到了什么。”台下掌声雷动。

返回〖家教百科〗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