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常识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学习语文,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掌握其中蕴含的智慧道理。语文小常识,帮助你快速的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打开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库的大门。

文字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语文小常识 ›› 文字 ›› 文章正文

姓名的“姓”字为什么是“女”旁?

责任编辑:小西瓜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19日 16:55 浏览次数:1331
No.A52685

“姓”字,一个“女”加一个“生”,写起来再简单不过了。现在我们的姓大多数都是从父亲那来的,可这个“姓”字为什么却是“女”旁呢?不但如此,有人发现,在我们中国,越是古老的姓,有“女”旁的越多。西周青铜器铭文所见的姓,可以明确考定的不到30个,几乎都带女旁,如姬、姜、好、妃、娅、娲、婢、嬉、姒、嬴、妫、姚,这些多数是上古时代著名的古代大姓。由此,有人推测,这个“女”旁,与姓的起源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姓是怎样产生的?在弄清这个问题前,首先应该说的是名的产生。名的产生远远早于姓的产生,在人类刚刚出现时就有了名。“名”是由“夕”和“口”组成的。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时的《说文解字》上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黑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说,晚上天黑了,互相看不清面孔,因此用口自己报名,让对方知道。《说文解字》是从字形上对“名”的分析,从而推测“名”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以几十万、几百万年计算的,而文字的产生才不过是几千年的事,在此之前的事,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东汉时写出的《说文解字》,能对“名”的产生提出这样的结论是非常难得的,但要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必须由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提出更可靠的论据。

现代考古学和社会人类学已经能够大致勾勒出史前人类的社会面貌,科学家的资料一是来自地下出土的文物,二是对原始民族的考察。事实证明,人类刚一出现,就有一定社会组织形式,是群居的,单个的原始人是很难面对严酷的自然和凶猛的食肉动物长期存活的。既然是有组织的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没有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社会组织是无法实现的。使用语言,是人类出现的标志之一。使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区别一群人中的各个个体。大家围攻一只鹿,有人看到鹿向甲某的位置跑去,就高喊让甲某注意,如果甲没有名,他就不可能知道在喊谁,整个围猎就可能失败。大家一起抬一根木头,因人手不够,需要来人帮助,只要喊某人的名,他就可以过来帮忙,如果谁也没有名,听到喊声大家都得过来,那可不方便了。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具有人名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为了区别个体,以利共同劳动,共同生存,几乎是在人类社会出现的同时就产生了人名。

最早的人名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可能知道了,但通过一些处于原始社会的民族和文献资料,可以推测出,当时的人名是非常随意的,绝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追求典雅、讲究内涵,应该是与现在的外号差不多。

在人口很少、活动范围很小的蒙昧时代,人们之间的交际面是很窄的。这时候只要能把周围的人区别开也就足够了,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生产工具的改善,这一群人经常要与别的人群发生接触,区别族群又成为必要的事了。单个人的名,完成不了这一任务,于是产生了整个氏族的族名。

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极低、对自然界认识甚少的时候,原始的宗族意识普遍统治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这个时候,几乎每个氏族都把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为崇拜物,并认为自己就是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认为这种崇拜物是自己的保护者。这种被神话的物叫做图腾。氏族的名称,多来自于图腾。

上一篇: 关于汉字的笔画和偏旁
下一篇: 篆书
返回〖语文小常识〗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