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常识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学习语文,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掌握其中蕴含的智慧道理。语文小常识,帮助你快速的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打开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库的大门。

习作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语文小常识 ›› 习作 ›› 文章正文

作文立意巧化解

责任编辑:Spring 发表时间:2013年08月12日 17:08 浏览次数:1047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7261

话题作文以其崭新的形式、独有的魅力备受青睐。它给了我们广阔的写作空间,无论是宏观鸟瞰、整体剖析,还是小口切入、精微刻画,乃至抒发情愫、倾泻感悟,都可以在话题作文中得到展现。但是,题目和要求的宽泛,又常常让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似乎漫无边际。那么如何给话题作文立意?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化大为小
  摄像时,角度越大,照片中的人和景物就越模糊;反之,角度越小,则越清晰。范围宽广是话题作文的优势,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激发想像,但如果切入口太大势必会出现空洞、肤浅、杂乱。这就需要在原话题下找出适宜自己写作的子话题,把写作角度尽量缩小,只有角度选得小些,才有利于在所选的这一“点”上进行比较深入的挖掘。把意思表达透彻,使内容更集中、具体,中心更明确。如2003年黑龙江省中考作文以“自然”为话题,我们会想到自然环境的恶化,想到环保的重要。由“自然”到“环保”,写作对象就已缩小。一学生在《小鸟的诉说》一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让小鸟对破坏自然的人类进行诉说,这样紧扣话题,表现了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二、化正为反
  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克服从众心理,打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从问题的反面深入思考,从而提炼出新主题。如2003年盐城中考作文以“真”为话题,“真”的反面是假,由此我们联系社会生活想到“假人”、“假事”、“假情”、“假货”等。由“假人”、“假事”、“假情”我们可以想到社会上有些人,对人缺乏真诚,虚情假意。像《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一样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像《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一样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我们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这样的人刻画下来,写成一篇针砭时弊、呼唤时代需要真情的文章。

  三、化虚为实
  话题作文所给的话题有时是比较空泛的,而据此进行构思立意,就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实在的事物之中,使抽象的意有了依托。实化后文章的立意就凸现了出来。如2003年四川眉山以“美丽”为话题,可以先把“美丽”落实到某个人或某件事上,文中的“美丽”可以指好看、漂亮,也可以指精神的高尚、灵魂的纯洁。一学生在《生命如此美丽》一文中写了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女孩,表现了一种永恒的美。

  四、化旧为新
  “新”与“旧”是相对的,新题材时间一长,写的人一多,也就变成了旧题材。总写旧的题材,不加以变化,就缺乏新意,就没有人愿意看了。如何使自己的立意常写常新?这需要我们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生活,不走别人走过的路,新颖的题材就会象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泻于我们的笔端,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新意。如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学生会联系到母爱、父爱,在写母爱时,很多学生会写母亲如何把好吃的东西留给自己,如何背着发高烧的我进医院。有一学生却这样写道:“窗外,雨在猛烈地下着,眼见同学们被父母拥入怀中走远,而我却仍不见母亲的身影,我的心里禁不住涌起一股酸楚的滋味,我甚至有点恨起自己的母亲。我茫然地走入雨中,任凭雨水肆意地侵袭着我,我的心也渐渐地随雨水而去……当我拖着浑身的泥泞出现在岔路口时,蓦地,我透过雨幕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路口焦急地张望着,我顿时明白了……”这里小作者避开了千篇一律雨天送伞的叙写,巧妙地改为雨天不送伞,相同的选材,不同的表达效果。
 

上一篇: 作文审题立意
下一篇: 冷静的选材
返回〖语文小常识〗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