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多年之前的事了。
邻居老王对我十分羡慕,经常说,老余做人最幸福了,孩子这么聪明,考试常常拿第一。我说,你的孩子也不笨呀。他叹了口气,说:唉,别说了,我那小赤佬过去是蛮灵光,可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上次数学考试居然跌到倒数几名,我骂也骂过,打也打过,都没用......
老王的孩子与我的孩子同班,彼此知根知底。说实话,我的孩子并不见得比老王的孩子聪明多少,用现在的话来说,智商并不比他的孩子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王的孩子已经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了,我的孩子还不会。当时我们还夸老王的孩子是神童哩!可是上了小学,老王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现在竟跌到了倒数几位。
这是什么原因呢?
旁观者清,其实我早看出来了,问题出在老王自己身上。
老王对孩子的要求不可谓不严格,隔三差五检查孩子的作业不说,还设了几档奖励:考80分奖多少,考90分奖多少,考100分奖什么什么。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从不考虑自己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老王喜欢喝酒,往往是叫一帮朋友到他家里来喝,猜拳行令,一喝就是大半夜,吵得邻居都不得安宁,他孩子还怎么做得进作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王又迷上了搓麻将,而且夫妻两人齐上阵,越搓越有劲,很快上了瘾,每夜都搓到深更半夜,好像不错日子就无法过;节假日更是搓得热火朝天,往往通宵达旦,连饭都不想做,买几盒盒饭完事。这怎能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呢?我曾几次拐弯抹角地向老王和他的老婆提醒过,可他们都不以为然,说,不搭界的,我们管我们搓麻将,他管他写作业,两个房间的门都关上了的,中间还隔着个客厅,一点声音都听不到的。
怎能听不到呢?耳朵听不到这些声音是可能的,现在房子的隔音设备都挺好,况且还有一个客厅隔着,可心呢?心也不会“听到”吗?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县越剧团到我们村的祠堂里唱戏,我吵着嚷着要去看,可妈妈不许我去看,因为买不起票。妈妈硬是将我赶进家关上门早点睡觉。祠堂离我家有好长一段路,祠堂里的锣鼓声不可能会传到我家来,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我却似乎感到“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始终不绝于耳。这就是“心在听”。现在,老王他们就在隔壁搓麻将,孩子怎能不分心呢?他想不听都不行。
后来老王夫妇大概也感到在家里搓麻将对孩子确实有点影响,就变换了个法子:换战场,到人家家去搓。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孩子了吧?殊不知这是换汤不换药。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自己双双出门去搓麻将,孩子会怎么想?他的心能收得拢吗?或许他会觉得寂寞、害怕,始终提心吊胆地盼着他们回来;或许会觉得开心,大人不在了,无人监督了,可以玩个痛快;或许会感到反感,甚至恨:你们快快活活去搓麻将,叫我辛辛苦苦写作业,哼,偏不给你们写......总之,这一夜,作业是万万做不好的。
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我们研究:为什么教师的子女学习成绩往往很不错?有人说,他们是老师,自己会教呗!其实,据我所知,教师花在自己子女身上的功夫并不多,一来是因为教师工作繁忙,整天上课,备课,改作业,哪里还有闲时间?二来,教师不是全才,教语文的往往不会教数学,教数学的往往不会教语文,哪里教得全?我和我妻子都当过多年的教师,我们都没有怎么教过我们的孩子,基本上让她们“自由发展”,真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教师子女的学习成绩往往胜人一筹呢?我认为,是环境,是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我和妻子当教师时,我们的两个孩子都在念小学。白天各管各,我们上课她们也上课,到了晚上,都是这样:在一个1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兼客厅、兼书房的屋子内,我和妻子在一张桌子上备课、批改作业,我们的两个孩子则在另一张桌子上写作业。屋子里一片寂静,只有日光灯“吱吱吱”的叫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我和妻子的心全“钻进”各自的课文、备课本上了,我相信两个孩子的心也“钻进”她们的课本、作业本上了。长年累月,她们的成绩不好才怪。良好的学习环境造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良好的学习氛围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我认为,一般来说,知识阶层、机关干部的家庭,这样的学习环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工人、农民以及其他体力劳动者的家庭,要形成这样的学习环境往往要靠自己有意识地去营造。现在人们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可以说已经到了不能再重视的地步了,像老王那样对孩子开设“奖项”考90分奖多少考100分奖多少已不是少数;不惜重金择校、择师、聘家教更好像是成了风。可是,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物质刺激”和重金择校择师聘家教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对孩子的学习环境屡加骚扰和“破坏”,就像老王喝酒猜拳搓麻将那样,这不是挺矛盾吗?
改掉那些诸如搓麻将猜拳行令之类的坏习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吧,这可比各种“奖励”和择校择师聘家教强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