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苦恼的妈妈对我说:“……我的孩子上初一。为了能让他好好学习,我们制定了一个奖励制度:平时小考90分以上,奖10元;前10名,(奖)50元;进入前5名,(奖)100元;开始还真管用,他一回家就看书、温习功课。可时间一长,孩子明显出现厌倦学习的情绪。我们只好加码(钱),但看来效果不大……可愁死我们了!”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以上母亲的困惑:动辄给孩子金钱、物质的许愿和奖励,开始的确奏效,但慢慢地就不尽人意。甚至有时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孩子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发展到孩子把学习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为什么奖赏不灵验了呢?
心理学家雷珀的实验,能够解答我们的疑问。
雷珀挑选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把他们分成两个组进行实验:他对第一组的孩子许诺说,“如果画得好,就给奖品。”对第二组说,“我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起来。结果,第一组得到了奖品,第二组得到了点评。三个星期后,雷珀发现,第一组的孩子绘画兴趣明显降低,大多不愿意再画;而第二组的孩子则和以前一样喜欢绘画。
后来,心理学家又把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度、不同兴趣组作过多次论证,结果是相同的。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奖品固然能够强化孩子的某种良性行为,但是又存在这样的可能:孩子只对奖品本身感兴趣,而缺乏对被奖行为的兴趣。比如孩子对金钱、物品感兴趣,而对学习本身没有感觉。而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往往许愿或者直接进行物质奖励,结果导致孩子只是为了间接的目的,被动的“要我学”;而不是主动、发自内心的“我要学”。这样反而阻碍了孩子潜能的开发。而且靠物质、许愿等诱发、启动的行为,往往要以不断“升级换代”的新许愿、新物质加以维护。一位家长许诺孩子,考好了就去麦当劳。去了五次后,孩子说什么不去了,对学习也不再热心。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一旦物质奖励维持原状,孩子的积极性就会下降。
而作为家长,在奖励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又存在以下误区:
1.重物质,轻精神。孩子考好了,家长不是奖人民币,就是奖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位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家长一高兴,花400多元给孩子买了双名牌运动鞋。但家长往往忽略对孩子的精神奖励。国外流行这样一个观点,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经常表扬、肯定孩子勤奋、刻苦的行为,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热情,使学习行为更为踏实、长久,而且精神奖励绝对经济、实惠。
2.重结果,轻过程。由于家长奖励的往往是孩子的考试结果,从不奖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付出,最终导致孩子“短视”的“市场性格”;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缺少长远打算,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一位因作弊而受处分的孩子对我说,他不想作弊。但家长说,要是考好的话,家长就给买一辆捷安特。
3.重智力、轻德育。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家长就认为万事大吉,大奖特奖。其它诸如德、体、美、劳等则无所谓。一位小学三年学生期末被评上“劳动标兵”。孩子特别高兴,满指望母亲会表扬自己,谁知母亲一撇嘴,“真寒碜,现在谁还像你这么傻?什么时候得了‘学习标兵’,我再奖赏你……”这种“重智力、轻德育”的结果,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造就一批高分低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孩子。报刊、杂志等媒体屡屡曝光的贵州双胞胎用剧毒鼠药毒死父母、浙江金华许力杀母、刘海洋硫酸泼熊等,一桩桩触目惊心的事件,不值得每一位家长反思吗?
由此可见,奖励孩子是门艺术,是门学问,家长一定要谨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