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导入】
汉字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就像一个个精灵,鲜活生动,富有灵气。“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节奏明快,音韵和谐,那么动人,那么美妙,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家长读下面的文章,让孩子谈谈感受。
【亲子共读】
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很难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造出来了,最后,仓颉发现凡是能看见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字,称为“象形字”。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推广开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与子感悟】
聪明智慧的仓颉用他的恒心、细心创造了汉字,造福了炎黄子孙。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遇到问题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找对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教子有方】
教育孩子做事细心
先让孩子谈谈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再让孩子说说自己应该向仓颉学习什么?(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找对方法、坚持不懈,答对一方面即可。)今后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遇到困难时,可以向父母、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及时解决困难。)
本文摘自《小学家庭教育全解》,未经书面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