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百科

孩子是父母的勋章,如何让这枚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每一对父母都在思考的事情。来家教百科,教您科学、轻松的教育您的孩子。

家教启示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百科 ›› 家教启示 ›› 文章正文

给每个孩子一点阳光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30日 10:44 浏览次数:841 内容转自:jiatingjiaoyu.xiaoxue123.com
No.A53198

一次,我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说自己儿子小超在家里常与他顶嘴。那天,因为没有做完作业就看电视,他就批评了儿子几句,谁知道小超竟然说:“我不用你管,没做完是因为我不会做,你会做作业你就告诉我呀,你自己才小学毕业,不也生活得挺好的么?”他听后很伤心,眼泪都流了出来,对自己唯一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才好。

据了解,小超家境可以,父亲在外地打工,初中文化,在家时间较短,与小孩的交流和沟通较少。在家里对小超的教育和管理主要是小超的妈妈。

后来,我叫他妈妈给电话给小超,我和他通电话,在电话中我对他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告诉他父母是他最亲的人,为了他的学习辛勤工作来提供一个较好的条件给他上学读书,即使妈妈批评他几句,也是为了他将来的发展。虽然你父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不能因此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亲,如果有什么题目不会做,可以先问班上成绩较好的同学,如果同学也不会的话可以问老师。我让他先向妈妈道歉,并把会做的题目做好。在跟踪调查的几个月里,小超的学习态度有了一定的转变,对妈妈的态度也好了一些,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

案例分析

上面是一个学生在家庭教育中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都知道当今的青少年,思想活跃。但由于各种原因,个别学生对家长的正确教育难以接受,有的还故意顶撞老师和家长。比如,个别青少年厌烦“正统教育”,热衷时髦等。总之,家长提倡的,他就要反对;家长反对的,他就偏要见识见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矛盾,造成心理难以承受的痛苦。当然,这里存在青少年追求新生事物的一面,但我重点谈到的是其中的逆反心理。如何消除这种心态,解决双方都不愿承受的痛苦,以成为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教育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和孩子之间一出现逆反的僵局,家长的态度,要么是粗暴地压制,要么是置之不管,放任自由。学生或子女的态度,要么是简单地顶撞,要么是默然不语。双方的感情在痛苦中煎熬。在分析解决这种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逆反心理的表现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作出客观的分析。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有关的。归纳起来,主要由三种因素所致:第一,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对我们的教育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第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己,过于自信、自负。第三,受猎奇心理支配。

解决办法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当然是因人而异的,因情而变。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有下面的办法可以解决。老师和家长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点拨具备逆反心理的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在认识上是否带有片面性;是否充分相信对方真诚的教育;是否在事情的处理中表现欲和虚荣心太强;是否显得过于自负、自信;是否出于猎奇心理支配等。这些都要求自己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进行思维清理,然后积极主动地协调自己同家长的关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逐步解决孩子逆反心理的问题。

(1)相互理解。教育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长辈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唠叨和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同样老师、父母也是凡人,也会认识不全面、犯错误、误解人 ,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可以减少因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冲动。

(2)学会合理的沟通方法。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能得理不让人,过分逞强,盲目对抗,这只能使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处理。合理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带来交往中的双赢。可以尝试更合理的方式,比如单独与老师聊一聊,写一封短信表达你的意见等等。(3)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产生,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暗示和影响。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性有无名火气,就要冷静下来想想看,是否偏见在作怪,不要无端端变成偏见的牺牲品。

(4)学会宽容和适应。在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中,选择后者往往更容易完成。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同时为了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应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个性的人学会交往,发展兴趣,展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案例反思

按照上面的方法,经过我们在学校进行的接受训练的心理辅导,小超对家长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基本不和他妈妈顶嘴了。对老师说的话也很虚心地接受。从中我们知道:叛逆心理是初中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特点,我们要针对初中生的自尊心敏感,易波动,自尊感强烈等特点正确认识哪些行为是逆反行为,哪些是学生本身性格所造成的,哪些行为是学生的掩饰行为,针对每一种行为分别加以对待及教育。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把握住学生的心境,及时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以防止造成不良的后果。正确对待学生的叛逆行为,不仅更有利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我们自己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返回〖家教百科〗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