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强调亲情和义务的统一。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强调严慈与孝敬相统一,要求父母做到严慈,子女做到孝敬,这种亲子关系上的伦理要求是亲情和义务的统一,不履行义务,单凭情感关系的维持是脆弱的、空虚的;反过来,没有亲情,义务所连接的亲子关系就会变得冷冰冰的,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严慈与孝敬既能避免不良家庭中的暴力,也能有效抑制父母的溺爱,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有助于子女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平等地与父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形成健康人格,堵住犯罪的初始源头。
其次,强调谦让与友爱的统一。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对“兄友弟恭”有必要进行扩大理解,在社会大家庭中,更需要相互谦让、友爱相处。逐渐养成乐群善友的群体意识,既学会关心他人,也学会共同生活,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人转变为善于与人合作的社会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最后,强调情与理的统一。在与他人交往中应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既能体现自身的修养,又能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尊敬。在彼此的沟通与了解中,消除猜疑和误解,密切双方情感,建立珍贵友谊,既能消除自身孤独与不安情绪,逐步克服不良个性倾向,又有利于优化个性特征,增强自控力,自觉地抵制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和影响,从而减少犯罪动机。
因此,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对现代社会减少大学生犯罪,促进社会安定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家庭环境之一: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之后,更应注重孩子内心的细微变化,在孩子发展的转折阶段,如:初中、高中、大学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会有很大的跳跃,这时候他们会从孩提时代依赖父母转向更信任同伴之间的友情,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民主、商量的口吻和孩子探讨问题,努力消除“代沟”。并在生活中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树立对人生的积极看法,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我们从马家爵在看守所给亲人写的信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没有那种应具有的朝气蓬勃的对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充斥于期间的都是与个人私利密切相关的琐事。
家庭环境之二:保护孩子的上进心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
每个人都有上进心,父母应保护、培养孩子的上进心,父母要学会表扬、鼓励和赏识孩子,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儿童、青少年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母子关系,在心与心的交流、交汇、交融中进行升华,父母要尊重每一位孩子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赞美每一位孩子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美每一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极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位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的美好品行;赞赏每一位孩子对家长所提出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家庭教育中提倡建立“快乐成长记录卡”,用孩子曾经的成功激励进一步的成功,为孩子的心灵健康不断输入营养,让父母的努力激发个性的发展,促进孩子性情和灵魂的提升。创造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促进真善美的统一。
家庭环境之三:努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形成和完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更加强烈,尤其是与同学、老师、朋友的交往能极大地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获得温暖、智慧和安全感,通过各种家庭文化活动,促使孩子的交往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消极型向积极主动型转变,从纯情型向理智型转变,社交面由单一型向多面型转变,并着重发展群体性交往。提倡关心人快乐自己,一个关心他人关注周围事物的人,他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做出相应美的行为,这种行为会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著名教育家徐国静创办的《星星河快乐家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拥抱大自然,拥抱社会,这样做是让孩子明白一个人需要有一个集体,有一群合作的伙伴,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每天将微笑带给身边的人,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结交朋友,这样就会让孩子们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自信,更增添了一份快乐,并得到了自我教育、自我领悟的心灵提升,人与人之间情谊更真更浓。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命运不是掌握在政治家的手里,而是掌握在每一个母亲手里。”孩子生命成长所需要的阳光雨露都来自母亲这个自然世界。如果一个民族的每一个母亲能为社会输送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而不是废品,那整个民族就能减少一些病态,而多一些生机与活力。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呼吁所有的家长联合起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关注和探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愿每一位家长都能用自己生命的光芒照亮孩子的心灵,愿所有的家长携起手来,共同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世界。
总之,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真正地关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群策群力,才能更加有效更加有力地预防和制止大学生犯罪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