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物教子,取譬眼前事物,说教化为形象,心气平和,语语中的,细润入心田。这方面的成功事例,在古代家教中俯首可拾。
贞观十年某日,唐太宗李世民颇有感触地与侍臣侃起了家务事。我自立李治为太子,每逢遇见某种东西,就借此教导他。见他吃饭,则开导:“你如果知道生产粮食的艰辛,那就会常有饭吃。”见到他乘马,便告诉他:“你若能知道有劳有逸,而不把它的力气耗尽,那就能常常骑它。”见他乘船,便讲道:“水能戴舟,也能覆舟。百姓如同江水,君王如同船只啊!”见太子在树下歇息,就说“木材随人墨绳便会端正合格;常听从别人的劝告,便可以便自己聪颖通达事理。《资治通鉴》记载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唐太宗的太子废立过程中的思想历程,由于疏于家教,长子李承乾狂愚不规,暗行谋反。对于新立太子李治就特别注意教育,遇物则诲,适时施教,寓教于乐,生动形象。
宋太祖赵匡胤也有遇物教子的佳话。一天永庆公主入宫觐,穿一件贴绣铺翠短袄,非常华丽。太祖皱皱眉头,很不高兴地说:“你把衣服脱下,以后不要再穿它了。”见女儿疑惑不解,他又说:“你身为公主,穿这样华丽的衣服,必然会引起宫晨宫外许多人效仿。翠羽价高,这样一来,你知道要浪费多少钱财吗?”公主觉得父皇说得有道理,就慌忙脱掉那件衣服,叩头谢罪了。
其实,遇物教子并非帝王发明,民间早有先例。东汉大文学家邕就写过《女训》,风趣幽默。他要求女儿在早晚盥洗时,不光要修饰面孔,梳理头发,更要“思其心之洁”。照镜子,擦拭面孔,就要想到内心的纯洁;搽胭脂,就该想到内心的和谐,上,要想到内心的明朗;给发涂油,便应想到内心的润泽;用梳子,就要想到内心的平顺;立发髻,就该想到内心的端正;拢发髻,就该内心严整。
蔡邕取髻巧妙,熨恰自然,把洗脸梳头过程一一对应出“洁、和、鲜、润、理、正、整”七个字,全面地揭示出人的内心修养各项要求,不这人言大道理,见微知著,在他的调教和濡染薰陶下,女人蔡文姬成为一代风流才女,人品文品皆卓然有成,以佳作《胡茄十八拍》彪炳青史。
千百年的风云变幻,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今天,谁也不会像唐宗宋祖那样去培养天才贵胄,也不会像蔡邕那样去“训女”,但“修身”、“养性”这道德伦理古今一脉相承,谁不希望子成“龙”女成“凤”呢?希望自己的小孩根正苗壮,长成栋梁之才,有功于国有利于家呢?那么,遇物教子孙一家教良术对于人是不会没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