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深度解读

从不同身份、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课文深度赏析,发掘每篇课文独具的深层次价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探寻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

课文深度解读

  ›› 淘知中学 ›› 中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学参考 ›› 课文深度解读 ›› 文章正文

真切的再现 沉痛的反思——解读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

责任编辑:Spring 发表时间:2014年05月28日 16:56 浏览次数:3378
No.A46664

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思考。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萨特

著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的作品《亲爱的爸爸妈妈》,读后让你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不由反省拷问,不由凝神静思。

克拉库耶伐次——一个南斯拉夫的小城,在二战中饱受战争的蹂躏:七千人在一天之内被杀光,其中有三百名正在上课的孩子,作者在文中着重讲述了那段让人永远忘记不了的历史。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老年人、青年人、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 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人们在伞下低着头倾听着47年前300个孩子发出的最后一声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300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烟消云散,心痛、悲伤、愤怒,好像这些都不足以表现内心的情绪。读这一作品,让我难忘的不是人们对离去孩子的伤感,也不是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而是一种痛彻心扉的平静。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年年从不间断对历史的追忆,但字里行间、言语之中,却少有仇恨,少有愤怒,多的是悲哀记忆背后凝重的坚持,以及无声的对后人的警醒——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这是对一段沉重历史的真切再现,这是关于一场血腥战争的沉痛反思,它折射出一个女作家的道德良知及崇高的正义感和历史责任心。

这种力量也已经融入这个民族的血液和骨髓,让他们能够平静地看待这段历史。然而平静并不意味着遗忘,有时恰恰是更为理智而坚定的信念。我们从各种媒体和报章,不难听到看到,面对同样的那段历史,各国的表现也未必一致。就说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吧,各国作家也有不同的反响和感受——中国作家杨旭的一番话,虽然简单,或许也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感受:“……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发生了,那一场屠杀我们失去了30万同胞,面对南斯拉夫人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现的感情,完全可以理解,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永远不要战争……”西德作家明赫白和他们的国家领导人一样,掩面而泣,勇敢承认当年的犯罪:“……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而日本人:“……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也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无须对照比较,作家们的这些话就足以让我们看清很多,也思考很多。

孩子们、被屠杀的人们写下的只是几行话语、甚至几个字词,但是流露的却是“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这种赤诚和坦然是生命尽头的一种平静,也是这个民族对待危难的态度和力量所在。那些最最朴实、最最简单的愿望留在了小纸片上、留在了身份证上……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留下了几乎是吝啬的文字,但许下的却是生命中最真挚、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在旁人看来这些太过平常,根本无需许愿,但正是这原本无需的愿望,才让人感到痛彻心扉,才让人震撼,既而在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感受到那股沉默而坚忍的力量。

或许我们的孩子也该好好感受一下自己民族的历史,好好体会那种凝重的沉思和深刻的反省,因为未来是在他们手中。他们对民族的情感、对战争的态度、对人类的思考,或许就是我们的未来。

上一篇: 西蒙诺夫《蜡烛》赏析
下一篇:
返回〖课文深度解读〗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