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生经验谈

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孩子的情感得到陶冶、熏陶。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能力。手把手帮您教出一个德志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

特长生经验谈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特长生经验谈 ›› 文章正文

小学舞蹈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2日 11:05 浏览次数:1198 内容转自:xiaoxue.eol.cn
No.A33297

 舞蹈教育属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功能是使青少年在接受舞蹈艺术美的 熏陶中逐渐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完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对培养良好品行,意志及良好的舞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舞蹈教育自古就有。
    舜命夔做典乐官"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用以教育子弟.周代王室建立"大乐司"对其子弟进行舞蹈教育时定"十有三年,享乐,诵歌,舞勺,成童舞象",认为舞蹈作为乐舞,诗,道德修养三要素之一,同诗礼相融合,用以陶冶人的性情,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朱载则说:"古有君子生而未尝不学舞者,燕而未尝不学舞者------噫,古人自天子至庶人,无有不能舞者。"
    二, 时代呼唤舞蹈普及教育。
    早在1989年,秦安强就有"舞蹈艺术函待普及"的呼声,只是其普及途径仅限于传播,欣赏,学习舞蹈只是间接地提到一点.而张肖虎先生则"建议在高中设艺术必选课程------学生应从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中选一门必选课,使高中学生的美育不致中断"。现在各个学校都需要舞蹈教师或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师.不可否认,时代需要舞蹈教育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个性及素质修养。
    三,通过舞蹈创作培养创造能力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选择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而艺术教育目标是"唤起创造热忱,帮助人们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它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艺术本身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舞蹈创作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
   正常智力的学生都有创造潜能.但这种潜能不会自发地转化成现实的创造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才能得到现实的一发.那么在舞蹈创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
    1,掌握基本动作是创作的基础
    增强体质,改变不良姿态,使其动作协调优美.少儿身体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舞蹈的体形训练中,一般都是正反两方面都要进行的,所以身体左右两侧发展均衡.舞蹈男女角色定位不同,符合男阳刚女阴柔的特点.舞蹈又有或悠扬或奔放的音乐伴奏,更能受到少儿的青睐。
    首先,教师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舞蹈词汇的表达内涵及舞蹈动作表现的内容,反悔的情感。
    其次,在教学中积累基本动作他人素材.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各民族舞蹈动作的基本形式和风格特点。
    再次,在生活中挖掘基本动作创作素材."动作来源于生活",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经过加工,提炼,巧妙地运用舞蹈动作表达出来。
    最后,在欣赏舞蹈作品中收集基本功动作创作素材。
    掌握的基本动作素材越丰富,创作地就越得心应手。
    2,把握音乐内涵,明确创作主题
    在音乐担负着与舞蹈共同塑造艺术形象和提示主题思想的任务.舞蹈动作的发展变化无不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及歌词内容来体现的.因此,在创作中只有理解并把握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主题思想。
    教师通过讲述乐曲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乐句,理解歌词,然后反复聆听,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洞悉音乐内涵,使学生进入音乐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明确主题,进而获得舞蹈创编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并根据其主题思想来进行整个舞蹈创作.(这里针对歌编舞而言)
    即兴舞蹈的创编,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感情的表达力,各种诸如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也可以在其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尽情欢乐,尽情演泄他们的思想感情,回归少儿本性,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3,展开想象,巧妙构思
    "想象是创造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教师要引导学生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把抽象的音乐变成活生生的思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加以巧妙的构思,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与勇气.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用各种道具布景以此来渲染特定的环境,使舞蹈更具活力,更富有创意.由此看来想象地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创造力的发展能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音乐的内涵,编创出立意新颖的舞蹈,从而促进学生对舞蹈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四,舞台表演培养心理素质
    青少年时期是对人开发的最佳时期,参加社会各种文艺表演,舞蹈竞赛是开发锻炼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最好环节.记得第一次参加丰台区中小学艺术节的文艺汇报演出中,由于平时对队员缺少心理素质的锻炼,一上舞台,面对众多观众就开始紧张起来,不是动作不到位,就是不协调,还有两名同学找错位置,同时抢起一个道具来,有的甚至吓得哭起了鼻子.面对这种情况我深知这是学生心理素质在作怪.后来在日常训练中,我经常会排练一些舞蹈小品,争取各种演出活动,如在校内开展文艺汇演,家长会等校外活动的演出,让同学们在舞台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来体现自身才华,品味成功的喜悦.经过多次参加演出后不但学生们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而且还掌握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增强了竞争意识,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使少儿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同时引起了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一些独生子女性格孤僻,霸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良好的品质.通过舞蹈排练,其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加强,因为集体舞内肯定要与人互相配合,平等互助,消除了学生的个别特殊化心理,就一目了然.所以学生得 自始至终认真听讲,用心模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五,基本功训练培养毅力和耐力
    学习舞蹈贵在持之以恒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成功的去表演舞蹈必须不厌其烦的进行基本功的训练,这对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无疑是一种磨练。
    1,舞蹈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其自制,自持能力及意志品质.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欲强,通过舞蹈课,能满足其以上特征外,表演性舞蹈的学习使学生出大力,流大汗,每个动作都要反复进行训练,付出辛勤的劳动,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2, 增强集体荣誉感.少儿舞蹈一般都是以群舞为主,在排练演出是形成一定的集体.一个舞蹈节目排练演出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的,可以增强集体向心力,以集体成功为荣.按学习迁移规律,在舞蹈舞蹈排练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班集体,校集体,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上去。
    由于现在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有些人在学习训练时常因吃不了苦而打起"退堂鼓"来.针对此,我在练习间除给他们讲一些艺术家的小故事,特别是辛丽丽,黄豆豆,杨立萍的经历.学舞蹈吃点苦是必然的,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吃苦"并不是件坏事,苦中也有甜,从吃苦中去磨练自己.逐渐的在训练中,他们都能忍耐住训练带来来的酸痛,坚持作压腿,下腰,开胯,一字开等基本功练习,他们没有被疼痛和汗水吓倒,相反却激发了他们的坚韧品质,记得有一年教师节进行汇报演出,由于时间紧,任务急,排练只能在双休日进行,但排练中无一人缺席.由于训练过于紧张,好几名队员累的发起高烧,我很担心叫她们不要参加训练了,她们固执地带病坚持,说:"老师,我觉得跳起舞来就忘记病疼了,是舞蹈磨练了我们的毅力"。
    六,欣赏舞蹈提高审美层次
    通过欣赏优秀舞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尊意识,感受民族舞蹈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气韵,开阔视野,团结各族人民,保存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七,舞蹈与其他学科互相关联亲密配合
    1, 舞蹈与体育的关系.舞蹈和体操都是以人体动作和技巧为表现形式的,豆油强身健体之功效,体育中的自由体操,艺术体操更是酷似舞蹈,但体育不能替代舞蹈,因为舞蹈重在抒发感情,而体育则注重动作技巧,很少与个人感情挂钩。
    2,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比较.明朱载0说:"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不能言."近代则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之说,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亦受到音乐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说,舞蹈亦用来解释音乐,借用我国著名音乐家吴祖强的话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是反映与人的指挥的至美的艺术想象产物之一。"
    3, 舞蹈与美术的关系.舞蹈与美术的便是舞台美术,其服饰,布景,灯光,道具是舞蹈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在这方面起着展观舞蹈作品所处时代,环境,民族,人物身份及展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推动舞蹈情节发展的作用.舞蹈以动的画面来展示,而美术则用静止的造型构图来表达感情,无论如何,动感总比静感吸引人,对于学生来说,

返回〖特长生经验谈〗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