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百科

孩子是父母的勋章,如何让这枚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每一对父母都在思考的事情。来家教百科,教您科学、轻松的教育您的孩子。

成功家教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百科 ›› 成功家教 ›› 文章正文

我的事业是“父亲”

责任编辑:Ice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4日 09:04 浏览次数:915 内容转自:jiatingjiaoyu.xiaoxue123.com
No.A11520

在介绍我自己之前,我要先介绍我的6个子女,因为对于一个 未能亲自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来 说,父亲就是我的终身事业和人 生理想,子女就是我的最大荣耀。

如果有一张名片,我一定会 在正面印上“蔡笑晚,头衔:父 亲”,背面印上:

长子蔡天文,1967年生, 199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 位,现为美国宾州大学最年轻的 终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1970年生,由 中科大少年班公派就读美国罗彻 斯特大学李政道主办的CASPER博 士研究生,获激光物理博士学位, 现在美国某金融公司出任副主席;

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 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 取,现在国内发展;

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 医学系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 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正在上 海筹建私立医院;

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 硕士,现在浙江省建设银行工作;

小女蔡天西,1977年生,14 岁人中科大少年班,22岁获得哈 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 最年轻的教授o

“父亲”,不得不做的事业 有人会奇怪,我的职业分明 是医生,在瑞安当地也有些名气, 为什么还强调自己的事业是“父 亲”呢?个中缘由,说来话长。

1941年,我出生在一个殷实 的知识分子家庭。1962年,父亲 病逝。我从杭大物理系退学回 家。那时家中连一日三餐也成了 问题。兄弟姐妹十人,留在家中 的属我年龄最长,不能不分担家 庭的重担。

那时我22岁,正是风华正茂、 踌躇满志的年龄,但现实让我一 次又一次陷入绝境。我一个人跑 到父亲坟头上,跪在父亲坟前暗 暗发誓:身上要有一滴血冷下来, 我就不是人!我一定要让自己振作起来,让整个家振作起来!

1967年,妻子小湘怀孕了。这是我生命中第一个孩子。从那时起,我决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让——个26岁的热血男儿抛弃自己的人生理想,将希望寄托在还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听上去多么荒唐可笑,但在当时,这却是我不得不做的选择。我深知自己必须韬光养晦,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追求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

于是,我改名为“蔡笑晚”,不能在青春年少时开怀畅笑,就要让自己笑在最晚,笑得最好!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从1967年到1977年的10年时间里,我一共生了五儿一女。对我来说,生儿育女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传宗接代,更不是养儿防老,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是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从杭大退学之后,有人建议我到生产队做会计,到车木厂当车木工,到二姐夫家里做篾工,到学校任代课老师,思前想后,我重拾了父亲的职业——“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从医我有自己的考虑。作为个体医生,我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可以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实施早教、早读、跳级的家庭教育方案。

对于早期教育的理念,不少人持反对态度。但是,我从第一个孩子开始就坚信并奉行这个理念。为了使农作物有好的收成,农民必须要抓住农时,该耕地播种的时候就耕地播种,该施肥除草的时候就施肥除草,教育孩子也是同样,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至关重要。我早早就为孩子们的成长规划了一张清晰的蓝图。

刚行医那几年,我们一家人住在九里村一间租来的百年老屋里。16平方米的两层楼,坐南朝北,夏热冬冷,楼下是店堂,楼上是一家八口的卧室兼书房。房间龟裂老化的木板壁上裂开一条两厘米宽的缝隙,完好的墙壁上贴着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等科学家的画像。我只要有空,就辅导孩子们学习读书。晚上是雷打不动的自习时间,我和小湘几乎牺牲了一切娱乐活动,连亲戚朋友的婚宴喜酒也很少参加。一到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在灯下,我看我的专业书,他们看他们的课本,有不懂的就向我提问,每天自习到深夜。

孟母三迁为择邻,而我们多次举家搬迁,从莘塍搬到南陈桥头,又搬到九里村,再搬到瑞安,为的是让孩子尽早入学,顺利跳级。孩子入学时年龄小,正规小学不让进,我就找简陋的村小,让儿女人了学再转学。

大儿子天文6岁进了瑞安莘 塍当时最简陋,甚至连围墙也残 缺不全的九里村小学,随后转入 莘塍五七小学就读。天文成绩 好,我打算不让他读“过渡班” 就直接跳级上初中,但莘塍中学 对年龄有限制,我只好先“曲 线”将他转到另一所中学读初 一,然后才转回莘塍中学继续学 业。初三分快慢班时,成绩优异 的天文被分到了慢班,我心生疑 虑,分到慢班一定会影响孩子的 学习情绪,于是我又一次为天文 办了转学手续。

在老大的影响下,老二天武 只有4岁就吵着要跟哥哥去上学, 哥哥在教室听课,他就站在教室 窗外旁听,放学后跟哥哥一起回 家。到他5岁我设法送他正式上 学,10岁考入瑞安中学初中部。

对许多家长来说,让孩子上 中科大少年班是他们想都不敢想 的,而我,从老大开始就为孩子 设计好了这条求学路。老大没有 如愿,等到老二念高一时,我自己就壮着胆子,写信与中科大少年班联系。7月7日考试,我们3月 5日终于得到参加少年班考试的通知。在4个月的时间里,我陪天武啃完了一年半的书,天武顺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两个哥哥给弟弟妹妹树立了榜样,我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人学早,到小女儿天西,她14岁进人中科大少年班,22岁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常有家长问我,你的孩子个个成才,有什么秘诀吗?我想,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准备更早更长远,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的确如此。

做个成功的父亲,需要艺术 ,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小女儿天西的一封家书,信里抄录了一句歌词: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当时有人问女儿,从小这么高强度地读书学习,会不会累,会不会后悔,女儿用这句诗作了回答。女儿的回答令我感动,更令我骄傲。

现在的父母总抱怨孩子的逆反心理太强,不愿和父母沟通。在我看来,这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子女的自觉行为,需要技巧和艺术。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会儿,一天之中的清晨是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候。6点多光景,我开始在楼下拉二胡,二胡的声音悠扬地飘进孩子们的耳朵里。不用多久,楼上开始窸窸窣窣,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起床。那时候清晨广播里播放英语、日语节目,我把广播声音放大,孩子们每天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后来我就干脆每天用广播节目来叫孩子们起床。

我们家还有个传统,六个孩 子每人都有一张我给他们制作的 存折。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而 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点一滴 的进步。逢年过节,孩子们就把 存折上的数字兑换成零花钱,高高兴兴地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
    当然,在与子女的沟通上,我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就像现在流行“超级女声”一样,上世纪 80年代初, 《霍元甲》 《少林寺》等武侠片风靡大陆, “李连杰”成了老四天润崇拜的偶像,他天天嚷嚷着要练功习武,除恶扬善,周围人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

1986年9月的一个清晨,老四郑重其事地向我们道别,独自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正宗武术。对于儿子的决定,我心中也是七上八下,提心吊胆,但我没有阻拦他,而是告诉他,做自己想做的,做有个性的你,但是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留心体察社会。个性倔强的老四当场写下保证书:今生绝不后悔。

老四走后,我们父子之间一直保持着通信,终于有一天,他在信中写道: “习武虽有用,但是未来社会,还是先掌握知识要紧。” 离家一年以后,老四又回到了高三课堂,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

出人才,不出书呆子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如今,孙子、孙女,常围在膝前用童稚的声音朗诵这首儿歌,这是我当年教儿女的第一首儿歌。

如今,6个孩子个个成才,成绩不俗,多少人投来艳羡的目光,多少人称我们的孩子为天才。但是,我心里很清楚,人的智力相差无几,真正决定成才的,是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非智力素质,诸如意志、道德、健康、社会交往能力等。我的6个孩子,之所以个个成才,而不是成为书呆子,关键在此。

鼓励孩子们从小立志,是我教子的第一步。我的6个孩子个个都有小名,依次叫孟子、孙子、荀子、润子、曾子(后改为君子)、西子。有人说我给孩子取的名字狂妄,但是我就要用这些不平凡的名字采激励他们从小立大志。

年轻时,我最崇拜爱因斯坦,因为崇拜,我如饥似渴地研习他的相对论,还曾经把写成的厚厚一沓论文投寄给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曾写回信鼓励我。所以,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家里到处贴有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头像,科学家的故事孩子们耳熟能详。小女儿天西5岁时就口口声声对我说,她要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要做“居里夫人”,没有健康的体魄不行。孩子刚出生那几年,“文革”还没结束,我每天战战兢兢偷看几个病号,挣得一点钱,买回满满一篮子既便宜又新鲜的海鲜,让孩子们吃个够。家里没有运动设施,我就自己动手做了一张多功能乒乓球桌,撑起来是球桌,放下来就是张床

返回〖家教百科〗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