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择校风”的根本 是教育均衡
去年“六一”儿童节,在一所小学六年级某班主题班会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个人目标。令人诧异的是,班上几乎90%以上的孩子都说,希望在6月中旬的民校小升初“万人大考”中努力冲刺,争取考上公办班。
此情此景,令笔者联想到鲁迅先生《少年闰土》中写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的小少爷。十二、三岁天真烂漫的孩子,小脑袋瓜会装些什么?除了书本,难道就没有青青的草地、绚丽的风筝、神气的模型飞机、欢快的歌声?是谁把这些本该属于孩子的东西通通赶走,仅余一场考试?正是成人世界中的我们。
对部分家长来说,就近入读所在镇街的公校,并不能满足他们对教育的要求。大人们希冀孩子考上好的初中学校,因此不仅要考,还要考五六家民校。说白了,为的是一个字:“抢”。家长希望孩子抢占到最佳教育资源,民校也渴望将优质生源尽揽麾下。于是产生了年复一年的万人“小高考”。
我们不禁要问:让孩子早早疲于奔命地择校、赶考,在A与B、C、D间苦苦挣扎,真的是最好的升学方式吗?为什么初中学校会人为地分三六九等,令家长对“名校”趋之若鹜?归根结底,因为我市初中教育水平总体还不强,是基础教育中的“豆腐腰”。全市各镇街初中学校还未全面均衡,导致大批可在所在镇街读公校的户籍生,一窝蜂涌去考“小高考”。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其他因素,如家长的从众心理,希望从小培养孩子危机意识等想法。
据笔者了解,今年,我市教育部门将“插手”限制各民校“小升初”考试时间,初步意见为定于6月18日、25日两天上午考,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教育局如此考虑,想必是为了避免家长让一个孩子赶考多家,意图减轻孩子们的负担。但实际上,对策只是权宜之计,初中教育一天未达到完全均衡或相对均衡,赶考民校的“择校风”就依然会存在。
家长困惑1
择校
眼看还有不到两个月就“小升初”考试,想孩子多考几家,又担心他会累,请问应如何挑选合适的学校?
跑腿
对于你的问题,记者特地采访了往年参加过“小升初”考试的家长,他们反映,如果决定让孩子报考民校“小升初”考试,前期做的工作有很多。
提早搜集信息。东莞不少民校办得不错,不妨将每所的招生资料搜集起来,从学校特色、师资力量、校长教学理念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很多民校会组织教学开放日,家长不妨带上孩子到校内考察。有条件的话,最好亲自与学校老师交流。还要了解学校里的饭堂、宿舍、小卖部,及周边环境,并对教学氛围有一个直观感受。除亲身前往,家长可咨询往届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对这所学校的看法。网络信息也可作为参考,如百度贴吧等,会有很多这所学校学生对教师质量、校园风气的评价。家长要注意甄别,从中获取有用情报。
报考学校贵精不贵多。在一个月内集中考四五家学校,不仅奔走辛苦,还会使孩子备考目标分散,不利于复习。应综合学校环境、地理位置、师资、硬件、收费等多项条件,精选一、二家报考。
适合最重要。家长为孩子选学校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兴趣和个性特点,最好了解一下学校往年考试政策:一般学校主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基础知识,有的学校会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有的则更注重术科成绩,不妨挑选孩子的拿手项考。有的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但孩子进去后却显得很抵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说明好学校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家长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才能有所发展。
目标太高会吃不消。要考虑让孩子做鸡头还是做凤尾的问题:孩子在一般学校可以做“鸡头”,到了生源好的学校却只能做“凤尾”。科学的做法是:家长要为孩子选择既做不了“头”,也不会当“尾”的学校。让孩子向前看有前进的动力,向后看又不至于伤害自尊。如果孩子只能做尾,那说明家长为他选择的学校太高,孩子吃了消化不良,这样进了好学校对孩子危害更大。一是因为孩子可能跟不上,距离会越来越远;二是长期在那样的环境里学习,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得不偿失。
权衡民校学位性价比。如果孩子的成绩只能去一般的民办学校的民办班,收费昂贵,生源又未必好,就要再回头考虑一下电脑派位或就近入学的公校,权衡一下两者的利弊,不宜交高额学费,去读性价比不高的民校。
家长困惑2
备考
如果没时间让孩子另外参加课外培训,应该如何让孩子备考“小升初”?这类考试和小学毕业考试有区别吗?
跑腿
针对这位家长的问题,记者咨询了小学毕业班的资深教师,他们建议:
首先,基础知识要牢靠。无论哪所学校的“小升初”考试,都离不开基础知识考查,所以应更关注孩子对基础知识掌握是否牢固,首先保证该拿的分不能丢。有的家长一心想帮孩子拔高,多做难题怪题,却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其实是一个误区。从以往的例子看,考试中一旦需要多种知识综合运用,这部分孩子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明白来龙去脉,才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临时抱佛脚未必好。有些学校可能会出的拔高题,如果孩子平时练习得很少,临时抱佛脚作用未必好,反而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畏难情绪,连基础题也不想做了。家长可精选一些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的趣味题和孩子一起做,并让孩子多读经典,对考试都会有一定帮助。
注重查缺补漏。要明确孩子的复习任务,在最后阶段家长还应注重查缺补漏,帮助孩子把以前的练习、试卷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让他重新做一遍。这样既可以减轻孩子反复做新题的负担,又能得到实在的进步。
特长增加成功砝码。孩子如果在小学阶段获过奖项,或有过硬的艺术特长,家长一定要注意保留相关资料,在报名、考试时带上。有些学校很看重孩子的特长,在同等条件下,特长很可能会为孩子入学的成功增加砝码。
“小升初”考试考查的对象是小学毕业生,知识点来源主要也来自小学课本,一般更侧重于4、5、6年级的知识点,尤其是5、6年级,不妨在复习毕业考的同时,帮助孩子梳理回顾。不过,各民校希望选拔优秀的学生,考试内容、题型会与毕业考有一些区别,如语文会考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更看重对课外阅读的考察等。
家长困惑3
报名准备
我想给孩子报名“小升初”考试,一般何时报名?要准备哪些东西?
跑腿
报名时间一般从5月开始,有些学校现已开始接受报名(详情见附表)。一般学校会要求学生报名时提供2张正面免冠彩照,用以制作准考证。另外,有特长的学生最好同时带上特长获奖证书。
▲数说
2010年“小升初”考试5月开锣,于6月中旬达到高峰,东华、光明初级中学两民校两天总共迎来2.7万余人次的赶考考生。表面上看,东华是1.4万余人报考2300个学位,光明是1.3万余人考1900个学位,但由于两校各有1200名、500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直升初一,因此报考录取率还不到10%,公办班录取率甚至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