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百科

孩子是父母的勋章,如何让这枚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每一对父母都在思考的事情。来家教百科,教您科学、轻松的教育您的孩子。

家教启示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百科 ›› 家教启示 ›› 文章正文

部长是从娃娃培养起来的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9月20日 09:12 浏览次数:1034 内容转自:jiatingjiaoyu.xiaoxue123.com
No.A57729

成功类型:第一个进入美国内阁的华人女士。

家庭背景:旅美华人。父亲是博士,母亲是硕士。

家教特点:注重早期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2001年元月11日,美国新任总统小布什和一位华人女性一同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宣布这位女性将担任新内阁的劳工部长,并且说:“她将把受人钦佩的特质带到新岗位上。”这位令人瞩目的女性就是赵小兰,她的入阁实现了华人入阁“零的突破”,不仅受到美籍华人的欢迎,也备受全球媒体的瞩目。

赵小兰取得今日的成功决非偶然,除了她的自身奋斗以外,还与她的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小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总统当年在白宫接见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全家时,带着极为赞赏的口气向夫人芭芭拉说:“应该向赵锡成先生和他的太太朱木兰女士学学怎样管教孩子。”

赵小兰1954年出生于台湾。他的父亲赵锡成从事海运业,曾是台湾远洋船队中最年轻的船长。他在台湾海事考试中名列第一,引起了香港船业大亨董浩云(董建华的父亲)的注意,经过交谈,董浩云对这位年轻人的才能和品质极为赞赏,出资让他到美国去读书深造。当时小兰才5岁,和妈妈朱木兰及两个妹妹留在台湾。1962年,8岁的小兰和母亲、妹妹一同乘船到纽约与父亲团聚。当时,他们一家的生活相当艰难。全家挤住在纽约皇后区的一个公寓房间里。父亲要打3份工,母亲要操心一大家人的衣食和照顾4个年幼的孩子。但是赵锡成夫妻俩一点也未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无论多忙、多累总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学习。(赵家的家教不因家境的贫富忙闲而转移,这是最可贵的。)

那时,赵小兰才三年级,就读于纽约117公立学校。当时,她几乎一个英语单词都不会。她听不懂老师的讲课,便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抄下来,回家后对照字典去查中文意思。赵锡成打完3份工回家已经很累了,但不管时间多晚,他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在一旁看小兰整理翻译笔记,帮她解释她弄不懂的英语词汇和课程内容,还教她不要把d和b弄混,以及如何区别老师手写的p和q。除此以外,爸爸还要和小兰练习学校里的课堂用语和交际用语,以使小兰尽快地适应美国学校的生活。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同学老师都那样陌生,没有一个朋友,这对一个8岁孩子来说是多么难受啊,可是由于父母的亲情,由于那及时而有效的帮助,那艰苦的环境不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一家人把这一切当作挑战、当作考验。所以,尽管父女俩常熬到深夜,但小兰不以为苦,反而感到一种享受,从爸爸那里不仅获得亲情,还学到了许多为人的道理。她觉得那段艰苦岁月也是她生活中的快乐时光。多年以后,她还怀着深情回忆它。(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爸爸伸出了手,不但使孩子获得了知识,而且增进了父女亲情。这份亲情除了支持孩子渡过眼前困境,还成了孩子的终身精神财富。可见家庭教育把握时机的重要。)

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和赵锡成一样时刻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初到美国她也和孩子一样,一切都不熟悉,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同时还要料理繁重的家务。但她自己一边学,一边做家务,一边看孩子。晚上赵锡成回来之前,总是她和小兰她们一起读书。他们家至今在晚餐以后很少开电视,这一段时间全家人用在读书、交流、处理公务。这种习惯就是从初到美国起就养成的。仅此便可看出赵家的学习气氛之浓。这在美国的华人家庭和白人家庭中都是比较罕见的。

由于赵锡成的才华和努力,获得博士学位的他很快在航运财经界崭露头角。事业迅速发展,家庭生活也迅速改善,但是,富起来的赵父却仍然让孩子读平民化的公立高中。孩子在外面的花费不论多少都要拿收据回家报账。赵锡成说,这不是小气,而是要让孩子学会自立,学会在美国社会中生存,懂得怎样用钱并养成经济头脑。(赵家的教育,既注意东方传统,又注意吸收西方先进的成分。从小教孩子理财就是一例。这种因地制宜的施教为孩子在美国社会立足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赵小兰16岁时,无论是她个人还是家庭的状况都已相当令人满意。但这年暑假,赵小兰仍然提出要找份暑期工打打。赵锡成夫妇同意了,小兰就去了曼哈顿一家图书馆当管理员助手。

上班第一天,工作很忙的父亲放下其他事情专门抽出时间一直把女儿送到图书馆。临离开时,他对小兰说:“干什么都要尽你最大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赵小兰点点头。在这里她虽然只是个暑期工,但无论是做接电话这样的小事,还是研究方案这样的大事,她都很认真主动地去做,毫不马虎,不厌其烦,任何事情在求助别人之前一定是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过。短短几十天,这个不起眼的16岁学生赢得了馆内同事的瞩目,馆方对她的评价是:“勤奋工作,表现出独创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工作的预见性。”并请她下一个暑假再来。小兰深深体会到爸爸的话是那样正确,只有尽最大努力才能获得人们的承认和回报。

小兰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中学,并顺利地进入蒙特霍利奥克学院和哈佛商学院。不论读大学还是研究生,小兰的学费都是靠自己解决。她向政府贷款,暑假打工还钱。在读哈佛商学院时,她到爸爸的船务公司实习。虽然只是实习,但父亲却让她做难度最大的工作,有些事连公司资深人士也感到棘手,但小兰总是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完做好。能力超群的父亲从这些事情中看到了女儿的才能,他在女儿出色地完成了所交工作后,以这样的话来代替赞扬:“你有责任发展自己的天赋,你只要埋头苦干就没有办不到的事。”这句话对赵小兰人生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小兰的成长不仅得益于父亲的教诲,也得益于母亲言传身教。母亲朱木兰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初到美国时,为了孩子,她毅然放弃工作机会,承担起养育3个孩子的责任。直到1981年,也就是小兰27岁时,看到几个女儿都长大成人了,年届五十的朱木兰才又走进了校园读研究生,她每天认真地和一群像女儿一样大的年轻人一道听课、记笔记,最后以两年全勤的记录和良好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母亲的肩膀往往是孩子的起步点。母亲站得高,孩子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当时在该校读研究生的还有后来成为台湾著名作家的刘墉,朱木兰的读书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他还专门著文叙述这一段同学故事,对朱木兰的好学和毅力表示了由衷的赞佩。

朱木兰可以说是中国式贤妻良母的典型。但她这个贤妻良母并不是仅仅以照顾好丈夫孩子为己任的。她和赵锡成一起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家风。她对孩子教育有一套完整而严格的要求。

初来美国时,全家人挤在一个公寓房间,各方面条件都很简陋。但朱木兰仍然要求孩子仪表整洁、行为大方,表现出应有的风范。在家时,她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得一丝不苟,家里的用具也不许乱放乱丢。全家的作息制度丝毫不许放松,房子虽小条件虽差,但孩子的早上锻炼,放假后的学琴一样也不丢下。赵小兰现在能骑马,会溜冰,还打得一手高尔夫球。这些体育兴趣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朱木兰说:“我们虽俭省,但你要学东西,绝对不省。只是既然要学,就有责任学好。”虽是“玩”,母亲也在注意严格要求,从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玩”,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生活,在玩中培养孩子,是一种高明而有效的做法。)

返回〖家教百科〗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