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百科

孩子是父母的勋章,如何让这枚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每一对父母都在思考的事情。来家教百科,教您科学、轻松的教育您的孩子。

家教启示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百科 ›› 家教启示 ›› 文章正文

儿童攻击行为的背后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9月12日 14:46 浏览次数:757 内容转自:jiatingjiaoyu.xiaoxue123.com
No.A57407

案例

李小韦(化名)是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子。小韦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吵架、打架,因此同学关系紧张。他也很少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他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常常顶嘴。回到家里,他与父母沟通也很少,经常发脾气,甚至亲戚、朋友喜爱地摸摸他的头,他也会因此生气。

小韦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比较胆小,也很听父母的话。父母常常教育小韦: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甚至有时并不是小韦的错,比如是别的小朋友先抢小韦的玩具,父母就会说:你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去玩别的。

在大班时,有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绳子勒小韦的脖子,想牵着他走。小韦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自那以后,小韦像变了一个人,常常与小朋友发生争吵,上了小学后,逐渐变成了老师眼里的“打架儿童”。小韦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的课更不要听。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父母很纳闷,不知小韦为什么如此闷闷不乐?

其实,小韦还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上学四年来,他都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独立管理好自己的书包学具之类,而不需要父母帮忙操心。他也爱看书,小小年纪,已经阅读过《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1-3年级时,小韦虽然有打架行为,但功课还处于中上偏优。只是到了四年级,换了个班主任,新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比如,一次班主任上课,明明是他旁边的中队长叫他,他才说了一句话,但班主任只是批评了他一个人,他为此感到愤愤不平。但他却没告诉父母,父母后来是从别的同学那里知道的。现在,小韦的脾气很大,经常情绪很激动,父母问他多了,他就会发火,大喊大叫,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专家点评

从小韦的案例看,小韦的攻击行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父母对孩子的“谦让”教育太笼统,导致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保护和爱心,而小韦又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虽然,我们反对一些父母一味护着自己的孩子,是自己孩子的错也不教育孩子。但小韦的父母 “一味要求孩子谦让”也是一个教育的误区。在孩子看来,不管是不是他的错,都要他委曲求全,去“谦让”别人。当然是很不舒服的。而父母本来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父母是孩子年幼时当然的保护伞。但小韦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保护。在这种笼统的“谦让”教育之下,孩子变得不能自卫,不能争得自己的权利,孩子会感受到不公平。

二、一次偶尔的反抗成功,使小韦在实践中发现了“自我保护”的秘诀和力量。小小的心灵,虽然不会表达,但我们可以推理,他领悟了“不被欺负要靠自己,不可能靠父母”的真谛。因此,小韦学会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由于小韦毕竟年幼,在这种“自我保护”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信息过度敏感,导致作出“假想防御”,比如:对别人无意的碰撞,也解释为是故意的挑衅而作出“反抗”,结果自然引发吵架、打架。在小学里,老师处理问题难免有不公平,一般学生也会有不满,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也不会有泛化行为,如严重影响学习。但在小韦,由于过去负性经验的体验太多,家里又缺少父母的支持、呵护,结果就像雪上加霜,会对老师的不公平变得难以接受和化解。

三、在情绪上,因为以前多年被人欺负的负性体验积聚,他的内心充满愤怒,他不愿向父母倾诉,因为父母只会教育他“谦让”,只会批评他,不会理解他,接纳他。而这种负性能量积压在内心就不会有好脾气,就很容易随时爆发攻击行为。另外,出于人类的本能,当人们不能对比自己强大的人或“权威”发泄不满时,往往会转而去攻击比自己弱小或非权威的人。同样,小韦对老师不公正的不满,不能或不敢直接冲老师宣泄,就自然转而指向同学。

此外,小韦由于内心充满愤怒,常常动辄打架,因此势必不受同学欢迎,而孤独不被接纳的处境又加剧情绪的烦恼。这样,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小韦就对谁也没有好气,同时自己也成了人见人厌的孩子了。

所以,表面看小韦的问题是攻击性行为,实际上是幼年心理创伤的童年表达方式。因此,对于小韦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关爱他,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要明明白白告诉他,爸爸妈妈是多么爱他,喜欢他。可以从肯定他的学习行为,欣赏他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着手。其次,要倾听他,要引导他说出多年来被人欺负的愤怒和委屈,并且表示对他的理解和接纳。要让他明白,父母永远是他的安全港湾。引导孩子慢慢地相信,他无论受了什么委屈,做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和父母说。父母会帮助他分析,不会责骂他。最后,要经常结合实际情境,教给孩子人际交往的技巧,什么情况可以自我防御,什么情况应该谦让等等。

返回〖家教百科〗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