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儿子迫不及待地拿出刚刚从书店买回来的新故事书,让我给他讲故事。我清清嗓子,开始用不同的嗓音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儿子听的很认真,当我讲到《花儿一样的小熊维尼》这一页时,一向对小熊维尼情有独钟的儿子,更是高兴的催促我快快讲。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小熊维尼戴着漂亮的太阳帽,穿着漂亮的运动鞋,背着漂亮的书包出门了,一路上,它陆续把太阳帽送给了哭泣的小鸟,把漂亮的运动鞋送给了吵架的青蛙和小鸡,把新书包送给了喜欢荡秋千的小松鼠。讲完以后,我以为儿子会沉浸在小熊维尼助人的快乐中。谁知,他却冒出一个问题:“小熊维尼回到家,熊妈妈会不会批评它呢?”
我顿时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心里很矛盾:如果我说熊妈妈不会怪小熊维尼,这就与我平时的教育背道而驰(我曾教育过儿子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要随便的丢三落四);如果我说熊妈妈会责怪小熊维尼,那么小熊维尼助人为乐的行为又显得毫无意义。
于是我用了一种折中的方法告诉儿子:“小熊做的很好,但是帮助别人要看情况,如果对方确实需要帮助,我们就要伸出援助之手,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判断对方是否需要帮助,然后再量力而行。”我说的振振有辞,可儿子有些似懂非懂。望着儿子茫然的小脸,我突然感到自己的愚蠢。对于孩子来说,答案真的那么重要吗?小小的年纪就能完全理解所有的优秀道德品质吗?很多时候,成人总是习惯思考的很全面,想把最完美的解释灌输给孩子,恐怕错过教育的良机。可孩子并不是电脑存储器,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体验,是一种锤炼。现在的家长总想用准确无误的生活准则来约束孩子,希望他们少经历挫折和痛苦。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也许有的孩子身处其中觉得很快乐,大人无须强求。我们不能把什么都告诉孩子,就像我们不能替代他们的成长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学会等待,等孩子自己去经历,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
有“百花之魁”称号的梅花,从花蕾初成到成熟绽放要经历严寒的考验,过程虽然漫长,但却开放的绚丽多姿、芬芳无比。我相信在当今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孩子等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事是有意义的,什么事是无能为力的。
让我们耐心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