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百科

孩子是父母的勋章,如何让这枚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每一对父母都在思考的事情。来家教百科,教您科学、轻松的教育您的孩子。

家教启示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百科 ›› 家教启示 ›› 文章正文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案例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30日 15:07 浏览次数:958 内容转自:jiatingjiaoyu.xiaoxue123.com
No.A53264

案例背景:近些年,上海的流动人口增长很快,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接受教育的权益确因经济、家庭状况的稳定性以及学校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易被忽视。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对一个家庭的发展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他们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家庭的流动,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成绩、社会适应等有着最为显著的影响,而父母往往因工作繁忙,他们只是将子女交给学校教育,孩子在家庭里缺少父母的引导和关爱,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人格的归属、心灵的依靠,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弱势家庭学生成长”通过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并使之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会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案例:小军是一个斯文、乐观的男孩,从小随着做小生意的父母来到本地读书,所以从他的外表、语言、习惯等各方面与本地孩子一样早已看不出什么差异,只是偶尔的几句方言才会流露出家乡的痕迹。对于刚升入初中的他来说新集体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记得班级第一次大扫除时他忙前忙后,还不停地帮助同学,看到我这位班主任在刷地,他就对我说:“老师我们都是大人了,这点小活我们自己可以做的,您休息吧。”见我没应允,他就和班上的几位大男孩一起抢着和我一起刷,而且是非常的仔细和认真,就像在精心呵护自己的家,当时他的真诚、朴实让我特别感动,心想这么好的学生将来肯定错不了,然而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开学两个月时,男孩子之间的一点小摩擦引发了他和同学的矛盾,由于一时的冲动他们两个人动了手,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见状就过去拉架,个别几位同学偏向另外那位本地同学趁着劝架联合起来打了他。小军非常的气愤,可是我作为班主任对于这次的打架事件只能是严厉的批评小军,因为是他引发的,对此他难以接受。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那位本地学生的父亲当得知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里打架,不分原由,也不问自己孩子的错误而是怒气冲冲的在第二天早上等在了学校大门口,当小军上学来时对他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教育”,言语中还不时的透露着对外地人的鄙视。当我得知后,找来小军了解情况时他满脸怨恨的表情另人生畏,他真的非常疑惑仅仅是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微乎其微的打闹为何与自己外地人的身份有着关联。为此我花了很大的气力向他解释说明同学的父亲只是对打架事件不满没有其他的意思。但这以后我确发现他和本地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平日只是喜欢和同为借读生的同学来往,对于班级的各项活动也缺少了以往的热情,而且这种排斥的情绪越来越严重,以至后来影响了学习,并且连带其他的借读同学或多或少也有了这样的想法,班级远不如刚开学时那样团结了。

当我发现这些情况以后试了几次在班级里做了思想教育,同学们也都谈的很好,但我仍然感觉好象少了点什么,于是我决定从小军的父亲那里寻求解决方法。小军的父亲真的是一个好爸爸,对小军也是非常的疼爱,但苦于每日的奔波忙碌确实对小军的想法了解不多,有了一点时间坐在一起也是反复跟他讲在这里念书不容易一定要认真读书珍惜机会;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惹事给同学老师添麻烦。小军的爸爸说在小学时他一直这样教育感觉孩子还很听的,不知为什么现在好象到没用了。对此我提了一些建议,首先要从爸爸自己的观念上转变,都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现在他已经是初中生了,正是人生性格的成型期,你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会影响孩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而有些不良心态一旦形成,以后终身难以逆转平衡,这样是不利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第二,要多和孩子沟通,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成长,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和过多的指责。第三,建立积极的心态,用自己对新的生活环境的认同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感染孩子,帮助他找到自信,平衡孩子因为可能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产生的一些偏激的想法。第四,要多关爱孩子,而这种爱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不只从生活和学习上对他有关心,更重要的是在团队合作和社会公民意识方面要多些指导,这方面当然身为家长要以身作则。第五,多营造和睦、愉快的家庭环境,增加孩子的归属感,有了安全的港湾孩子的心就不会变的脆弱易受挫伤。

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漫漫的小军的想法有了转变,对自己是借读生的身份也不在意了,因为他已经明白父母是爱他的,老师是关心他的,同学是喜欢他的,而这些并不会因为他是外地人而有改变。看着他的笑脸和班级的和睦我很开心,教育不就是希望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吗?

案例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孩子已感觉到了城市孩子与自己的差别,尤其是对于人生性格成型期的初中生,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受到和城市孩子一视同仁的待遇,另一方面他们的确时刻会感受到面前种种差别又很难逾越,因此缺乏安全感、认同感的他们的心理也越发的敏感和脆弱,加之中学生自身性格的可变性较强,逆反心理强,如果老师和家长忽略了对他们这方面心理问题的疏导,长此以往部分学生性格分化严重,有的变得内向孤僻,有的性格激愤,甚至对学习完全放弃。案例中的小军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由于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彷徨与不安之后能比较坦然的接受和面对现实,用平和的心境去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对于他今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反思:初中学生由于学习、青春期等问题心理负担本已较重,加之身处他乡的流动人口的特殊身份,所以这类群体的教育问题就更重要。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会因这个年龄段性格的塑造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同样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对一个家庭的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因此老师和家长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他们的成长,在帮助教育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对他们一视同仁,从老师这个角度保证教育的公平;第二、父母要多关爱孩子,并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加他们的安全感;第三、家长和老师日常有针对性的对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第四、多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

返回〖家教百科〗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