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类型:孪生兄弟双双考上博士研究生。
家庭背景:离异家庭。母亲中专毕业。
家教特点:有计划地教子·自己充电陪读、督学·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精神。
你听说过孪生兄弟双双考上博士研究生的事吗?辽宁省海城市岔沟镇岔沟村农妇赵玉华独自一人苦心培育双胞胎儿子二十余载,供他们念大学、读硕士,直到兄弟俩考上博士研究生,成为 “孪生博士”……
可谁能知道,赵玉华为了培育“孪生博士”,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她擦干眼泪,含辛茹苦育儿成才
海城市岔沟镇岔沟村的赵玉华原先拥有一个幸福的家。1969年,孪生儿子阿东、阿风的出生,更给这个家庭增添了几许欢乐。然而,赵玉华的幸福仅仅维持了几年,便和丈夫分了手,那年赵玉华才26岁。
从此,她独自拉扯着两个儿子。流言蜚语向她袭来,她走在村里,总有个别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瞧,她和丈夫离婚了。”“离婚的女人咋过呀?”她不明白,她和丈夫分手,已经很不幸了,这些人为什么要在她的伤口上撒一把盐呢?
如果说精神的压力让她感到痛苦的话,那么,生活的压力更是让她苦不堪言。那时,赵家比较贫困,缺衣少粮,赵玉华一个人养活三口人,实在是太难了。看着孩子时常饿得哇哇大哭,赵玉华心如刀绞,可她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赵玉华在绝望之下想到了死。但又想,我走了,孩子谁来管呢?不行,我要活下去,好好地培养孩子,让他们上大学。(这就是一种责任感,不仅要养活孩子,还要培养他们。这种责任感,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们上了家教的第一课。)这年,村里“招聘”会计,赵玉华凭借会计中专的学历脱颖而出,担任了村里的会计,“年薪”100元。这笔收入虽然不多,但在那年月里,基本可以使赵玉华母子仨摆脱衣食皆无着落的窘境。
赵玉华开始以陪读母亲的身份实施她的“教子计划”。每天晚上,她都要教儿子认字,给儿子讲故事,讲古诗。赵玉华很喜欢读书,她买了大量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以便能够胜任教子重任。(教子先要自教,这是最重要的。)
她相信她会成功的
阿东、阿风6岁那年,赵玉华把他们送到岔沟镇中心小学上学,第一堂课,儿子不让妈妈走,赵玉华只好坐在课堂里,当了一名“旁听生”;第二堂课,儿子开始熟悉课堂了,赵玉华这才回了家。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阿东、阿风起初爱“溜号”,常常跑出学校到村里的池塘摸鱼,或者玩捉迷藏。赵玉华气得直哭。孩子如此贪玩令她生气,况且,池塘不知深浅,万一有个好歹咋办?她狠狠地训斥了孩子。(相依为命的母子,容易陷入溺爱怪圈。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成才,便是由于这一个过分的“爱”字。跳不出单纯的情感便难以育子成才。)那是她第一次对儿子发这么大的火,儿子见妈妈发了火,吓得不知所措,连忙向妈妈承认错误。赵玉华这才破涕为笑。
打那以后,她加强了“督学”的力度,每天晚上给孩子吃“小灶”,监督他们看书写作业。她白天劳动很累,晚上困得不行,便拿冷水洗脸,强打精神陪孩子学习。平时,赵玉华经常给孩子讲“孟母断机杼”、“岳母刺字”和古代学子“悬梁刺股”的故事,讲爱迪生等伟大科学家的故事,直听得小家伙一个劲地点头。特别是“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在阿东、阿风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榜样和故事是最容易接受的,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是模仿。)
此外,赵玉华千方百计省下钱来给孩子订了《中国少年报》、《红孩子》、《儿童画报》等少儿报刊,让孩子通过报刊,感受外面的世界。(这一举措不可少,必须给孩子打开信息的窗口,让孩子不断接受从外界吹来的“新鲜空气”,让他们走出封闭,走向广阔的世界。)
暑假期间,赵玉华经常带儿子跟她下地干活,让他们接受“劳动锻炼”。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小兄弟俩的手上磨出了血泡,赵玉华心疼得直落泪。她教育儿子说,你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了吧?这和你们上学一样,不刻苦学习,怎能掌握本领,将来又怎能考上大学呢?阿东、阿风说,我们明白了。(朴素的吃苦教育,简单但永远有效。)从此,阿东、阿风学习更加刻苦,成绩直线上升。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兄弟俩究竟考了多少个第一名,拿了多少张奖状,连赵玉华也数不过来。
赵玉华说,她从不在阿东、阿风兄弟身上乱花一分钱,除了学习必需花的费用外,她从不给他们买零食吃。儿子想吃5分钱一根的冰棍,望着冰棍直馋,她都没舍得给他们买。5分钱可以买一本写字本呢。每次村民给村里的果园间果,赵玉华总是要讨一些青果子给孩子解馋,看到孩子吃得龇牙咧嘴,酸得直抽气儿,赵玉华心疼极了。
初得回报,孪生兄弟同进重点大学
1985年,阿东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海城高中,阿风也考取了析木高中,赵玉华高兴极了。然而,令她发愁的事也来了,原先,两个儿子在镇里读书,学习费用低,吃住在家,这回,儿子念高中学费较高,吃住在学校,这笔花销上哪儿弄呢?
赵玉华想到了借钱,她为人忠厚诚恳,村民一般都愿意借钱借物给她。赵玉华在几年时间里几乎借遍了全村人家,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成了她的“债主”。尽管她不愿意借钱,可是,不借钱儿子上不了学,她不得不一次次硬着头皮去借。
后来,赵玉华意识到借钱不是长久之计,况且,将来儿子还要上大学,花费将更大,光靠借钱显然维持不了。她萌生了承包果树挣钱供儿子上学的念头。
1985年底,42岁的赵玉华想承包村里的100棵果树,村领导问她:“你能行吗?”赵玉华笑着说:“我咋不行呢?我不怕吃苦,这么多年来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不也过来了吗?”村领导答应了她的请求。
赵玉华承包果树之后,积极参加沈阳农学院的果树栽培技术培训,通过学习渐渐掌握了果树栽培基础知识。一般情况下,100棵果树的剪枝、施肥、打药等活儿,需几个人完成,赵玉华却一个人包了。她艰难地爬上果树,剪枝、打药,浑身充满了劲儿。她学会了开拖拉机,运肥上山,运果下山,和男人一样干得风风火火。村里人说,赵玉华干得比男人都欢。(母亲的自强不息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让赵玉华烦心的活儿是夏天给果树打药。在炎炎烈日下,赵玉华连晒带呛,经常中毒昏倒在地。她醒来了,振作起精神,继续给果树打药。村里人说:“你这活儿哪里是女人干的,你哪怕让一个儿子不念书,回来帮帮你,你都能解脱不少。”赵玉华说:“这哪行呢,他们兄弟俩一起上小学、中学,将来还要一起上大学,谁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