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一举夺得32枚金牌,为中国人民争了光。带着奥运的荣耀,奥运冠军们在鲜花和赞扬声中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然而,在微笑和荣誉的背后,我们很难想像他们曾经付出过多少心血和汗水、经历过多少坎坷和磨难。在这里,我们特意撷取几位奥运冠军成长的细节,介绍给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让我们循着他们成长的足迹,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和感悟。
孟关良:只惹过一次麻烦
我国第一个获得奥运皮划艇金牌的绍兴人孟关良,出生在绍兴市东湖镇。孟关良的爷爷孟陆八就是一名船工,父亲孟张寿也做过水运,因此,关良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划船。1984年9月,9岁的小关良来到了东湖镇中心小学念书。对于班主任王芬琴老师来说,这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给她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个子特别高,在班里显得“鹤立鸡群“,虽然平时人老老实实的,但一上体育课就特别活跃。东湖镇中心小学是孟关良的第一所母校,他在这里念了两年书。
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孟关良被绍兴体校相中。小关良一边在体校训练,一边又在体校旁边的培新小学继续学习。校舍崭新的绍兴培新小学,一圈红色的塑胶跑道特别显眼。“那时候孟关良白天在学校念书,下午放了学就回到体校去训练,挺辛苦的。“教体育的马老师当时给孟关良上过课,因此对这个体育尖子有印象。与培新小学隔着一条小巷的,就是绍兴体校的旧址。门口,前奥委会执委何振梁题写的“绍兴体校“四个金字已有些斑驳。进门右手边的游泳馆是体校惟一留下的设施。“孟关良在这里练了5年游泳,但到小学毕业时还没有出成绩,当时他有些灰心,已准备回家了。可我看他条件还不错,就建议他练练皮划艇。“孟关良的皮划艇启蒙教练、绍兴体校副校长管荣庭说。
管荣庭可以说是孟关良童年时期最重要的老师,就在雅典奥运会夺得金牌两小时后,孟关良便从希腊打电话向管荣庭“汇报“成绩。在他心中,功成名就的孟关良还是那个老老实实的小男孩:“记得他惟一一次惹过的麻烦,是刚到体校一周时。当时孟关良第一次离家,因为想家,竟然偷偷地坐公交车回到了东湖镇。后来,他的教练拉上我,两个人骑着车赶到他家,才把这个小鬼给接了回来。这以后,孟关良就再没惹过麻烦。“
练皮划艇是很辛苦的,在国内又是个冷门项目,如果没有父母亲的支持,很难坚持下来。孟关良的母亲始终坚信:“我儿子是最棒的!“她一直鼓励儿子保持良好的心态,要自强、自信,儿子没有辜负父母亲对他的信任,敢于吃苦耐劳,永不言放弃。当孟关良在雅典勇夺奥运冠军时,他的妈妈在绍兴与他一起经历了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那一刻,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朱启南:他原来是个不多吭声的孩子
自从朱启南成功射落雅典奥运会十米男子气步枪的金牌后,不知道有多少温州人沉浸在这枚奥运金牌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记者在温州市水心二小采访到了朱启南当年的班主任李维鸣老师。在她的印象中:“启南是个乖得让人放心的孩子。“李老师告诉记者说,朱启南是水心二小97届毕业生,自己当了他四年半的班主任。当初启南在学校的体育成绩很一般,谁都没有发现他在射击方面有这么高的天赋。“当他拿到奥运冠军时,我们在喜悦兴奋之余的确有些吃惊!“
大多数看过朱启南比赛的人,事后都会为这个19岁少年超人的沉着冷静感到敬佩。但在李老师看来:“启南脸上还是挂着当年的稚气。“当她在电视上看到身高1.84米的朱启南时,几乎就要认不出来了。“他那个时候个子不高的,而且脸圆圆的。现在人高,瘦了。“说着说着,一抹疼惜不经意地出现在李老师的双眸中。
“启南从小个性就很强。“李老师对朱启南的性格是这样评价的。朱启南还有个变化让李老师很吃惊,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他原来是个不多吭声的孩子,你问一,他就答一,你问二,他绝不答三。“
启南读小学时,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样特别优秀或是特别调皮捣蛋,只是个很普通的孩子,成绩一般。也许是因为朱启南从小家庭条件不太好,所以懂事早。当年为了送他到水心二小读书,启南的父亲特意举家从永嘉来到温州市区,一家人借钱租住在一个仅15平方米的仓库里。“他妈妈那个时候买菜都是拣人家挑剩下了的便宜菜。蔬菜给自己和女儿吃,那些稍微好点的鱼肉之类的留给启南吃。“爸爸妈妈教育启南从小就要学会节俭,因此,一直到现在启南都懂得不乱花钱。这次,启南得冠军回到北京,没有通知家里人,就是因为怕家人花钱千里迢迢来北京看他。当他的舅舅知道他的想法后高兴地说:“这孩子到现在还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然而,当温州市政府为凯旋归来的启南举行庆功会,当场奖励人民币40万元时,启南当即拿出20万元,捐给培养自己的母校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希望工程。他说:“是家乡培养了我。现在我有了一点成绩,不能忘本。“
罗雪娟:三进三出游泳池
罗雪娟,高个子的杭州姑娘,个性张扬,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百米蛙泳奥运冠军。可是,小时候的罗雪娟却很难让人和现在的她联系起来。小学班主任说她小时候是个合群的“乖乖女“,教练说她是个“小个子“,力气小才练蛙泳,到省队还“三进三出“。
好不容易打听到罗雪娟的小学--卖鱼桥小学(原在宝庆桥小学,后被卖鱼桥小学合并)。“一年级时我去‘宝小‘挑她的时候,她个子还比较瘦小,力气也不大,所以教练就让她练蛙泳。“体育老师赵承健带记者来到了罗雪娟当初的游泳池,“那个时候,她整天泡在这里,穿个小泳衣,非常刻苦。“
游泳池在室外,从4月练到10月,每天至少练两个小时,一直练到身体发抖。那个时候水舍不得换,要到池里的水长小虫子才换。赵老师说,卖鱼桥小学一直有个传统,上学前班都要练游泳。罗雪娟家在仓基新村,学区在“宝小“,但她非常喜欢到卖鱼桥小学学游泳,学前班就在卖鱼桥读的。她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但她很听话,练游泳都是自己来,自己回家。
记者看到,这个游泳池已经非常破旧,旁边的体育馆已经变成了菜市场。在游泳池边,记者还找到了当初一起教罗雪娟的陈老师,70多岁的他曾经在这里教了38个年头。陈老师说:“这个小姑娘不容易啊,当初进省队是三进三出,因为她只有蛙泳好,其他三个姿势都不怎么样,身体素质又不出挑,她就整天泡在池里。后来终于被省队的一位新教练给挑去了。“
罗罗的小学班主任李瑶英老师说,罗雪娟三年级时正好是她带的,她当时在三(2)班,成绩中上。“那个时候,她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去游泳。但她很懂事,游泳从不影响学习,中午的时候就回来问老师当天的回家作业。中午人家在玩的时候,她就在一边乖乖地做作业。每次回家做作业,她都能很好地完成。“李老师印象依然很深,“她和同学非常合得来,还在主题班队活动里参加跳舞呢。有的小朋友比赛回来没得奖就不开心,她心态很好,和以往一样,心理素质不错。她仰卧起坐一分钟做50多个还很轻松,跳远也很厉害。“
在罗雪娟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一直关注和支持着她,给予她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她从小立志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当初,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罗罗就不会与游泳结缘。父亲的鼓励,让罗罗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夺得奥运冠军后,她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远在北京的父母,与他们通了电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动情地表示很感谢生她养她的父母,说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周苏红:从小就有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
“周苏红在我们学校打过排球“,“她还是校三好学生……“当记者跨进奥运排球冠军周苏红的母校长兴实验小学时,碰到的学生都以漂亮师姐周苏红为荣。虽然学校现在已焕然一新,但周苏红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依然扎根在这块土地上。
周苏红的“钻“劲,在昔日的班主任、如今的校长陈元新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12岁的周苏红转入长兴实验小学读六年级。当时她正在县少体校打排球,是学校名副其实的体育尖子,学习成绩一般,但极要强。她是有名的“睡猫“,但在学习和训练上却从不偷懒。每天早上5点起来训练,训练完了立即回到教室早自修。早上往往第一个走进教室,顾不得擦去头上的汗珠,就翻开了书本。有一回,她因为比赛落下了一个星期的课程,回来还专门找了课代表给她开“小灶“。在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中,她的成绩一下子升到了全班第八。
在球场上的拼劲是周苏红与生俱来的。六年级上学期,学校举行春季田径运动会,周苏红带头报名参加4?100米和垒球两项。在接力赛中,周苏红跑第三棒。就在离最后一棒还有十几米的地方,周苏红忽然一个趔趄,重重地摔在刚铺上煤渣的跑道上。但她咬着牙站了起来,不顾膝盖上鲜血直流,继续向前冲去。第二名!这是该班第一次在集体项目上获得前三名,而此时,周苏红的伤口已被鲜血和煤渣染得黑红。至今周苏红在球场上每次跳发球后,膝盖仍隐隐作痛。
别看周苏红在排球场上勇敢拼搏,但在家里却是个乖乖女,和爸爸妈妈特别亲。爸爸妈妈总是鼓励她不怕困难,即使遭受挫折,也不气馁,所以周苏红从小就有一股韧劲。得了奥运冠军,周苏红的妈妈特意买了鲜红的玫瑰花送给女儿,她说:“周苏红说过拿冠军就给我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