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 - 口语交际?习作五

范例

我们演的剧本是《将相和》的第二部分内容——渑池之会。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赵王宫 渑池

人物:赵王、蔺相如、赵国大臣3人、史官1人;秦王、秦国侍臣1人、史官1人。

道具:七件长袍,两件龙袍,两顶王冠,瑟(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固定十六根弦即可代替瑟),缶(用瓷罐代替),案(用茶几代替即可)三个。

[秦王派信使呈竹简给赵王,简上写道:赵王,近好,我喜得两件乐器,实为世上珍品,一瑟一缶,并有一伶人精通两件乐器的演奏。因此,约你在渑池相会,你我饮酒取乐,共赏伶人表演。]

赵王 (忧虑地)众爱卿,秦王约我在渑池相会,大家意下如何呀?

大臣甲 (拱手施礼)大王,万万去不得呀!此乃秦王的骗局。

大臣乙 大王,甲说得对。几年前,秦王企图骗我国国宝和氏璧,未得手,他一直怀恨在心,今出此计意在报复啊!

赵王 (无奈地)唉,我何尝不知其中有诈呀!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胆怯。(两手一摊一抖,晃头叹息)

蔺相如 大王如果不去赴会,秦王定将此事传扬出去,您必被别国耻笑。依臣之见,绝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

大臣丙 (气愤地指着蔺相如)你这不是把大王往虎口里送吗?

蔺相如 (诚恳地)我岂能置大王的安危于不顾呢?为了赵国的尊严,大王必须去!我愿随大王前往,见机行事,我情愿用生命保护大王的安全。

赵王 (略心安)好吧!蔺大夫所言甚是,就请你随本王前往。廉将军,你率精兵十万到边界作好迎敌的准备。

[赵王车驾到了渑池,赵王见秦王侍卫众多,周围暗藏杀机,不免有些担心,他责备地看了蔺相如一眼,见蔺相如冷静沉着,心里有些踏实。]

秦王 (起身相迎)哎呀!赵王如约而至,真乃秦国之幸啊!

赵王 (略施礼)哪里,哪里,我正想见识见识秦王的宝贝呢。

秦王 不忙,不忙,我已经为你备下了酒宴,我们先饮酒。

[宴席上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数分钟后。]

秦王 来人!把我的两件乐器拿上来。(两人将瑟、缶摆在旁边的案上)

赵王 (赞赏地)果然名不虚传,这瑟古色古香,真乃世间罕见乐器也。

秦王 (点点头)所言极是,素闻赵王通晓音律,尤长鼓瑟,可否为众人鼓瑟,聊以作乐呀?

赵王 (心想:同样为王,让我为他鼓瑟,这不是叫我难堪吗?不鼓吧,秦王要是以此为借口寻衅,岂不是……)

[极不情愿地鼓了一段]

秦王 (得意地)史官记录,在渑池会上,赵王听命于秦王,为秦王鼓瑟。(史官记录)

赵王 (气愤、吃惊地)啊!你这是……(将手重重地拍在案上)

蔺相如 (不动声色,走到秦王面前)秦王,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 (一拂袖,傲慢地)击缶乃伶人所为,我怎么会做呢?

蔺相如 (并不正面回答,又向前走一步)您必须为赵王击缶!

秦王 (不屑地一笑,心想好你个蔺相如,我不击缶看你拿我怎么办)我身为大国之君,难道还要听你这他国臣子的命令吗?

蔺相如 (怒目而视,恨恨地)您现在离我仅有五步远,您若不答应,我就与您拼命,(声色俱厉地)让您这大国之君血溅堂前!

秦王 你……你……你敢威胁我!

蔺相如 秦王,我只是一介臣子,命不值钱,您可是一国之君啊……

秦王 (吃了一惊、惶恐)好吧。(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 史官请记录,渑池会上,秦王听命于赵国蔺相如,为赵王击缶。(史官记录)

秦王 (气愤、无奈)哎,气死我也!

赵王 (得意地)秦王,廉将军已在边界等候我们多时了,我们就此告辞了!

秦侍臣 (急切地)大王,难道就……

秦王 (垂头丧气地摆摆手)唉!让他们去吧!

范文

草船借箭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有一天,周瑜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让诸葛亮当面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打算,回来好向他报告。

鲁肃和诸葛亮见面后,诸葛亮请鲁肃为他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并嘱咐他借船之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答应了,回来后只对周瑜说诸葛亮不用造箭材料。周瑜很疑惑。

前两天没有什么动静,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里。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船已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听到喊声,下令让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一万多名弓弩手齐向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依旧擂鼓呐喊。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计有十万多支箭。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后,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