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单元全练全测 - 第三单元全练全测

第一题

1.温度计 摄氏度  解析:温度计是专门测量温度的仪器。

2.减少 增加  解析:物体的温度和热量有关,得到热量,温度升高;失去热量,温度降低。

3.温度  解析: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更低,因此可以使加盐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

4.0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

5.蒸发 吸收  解析:水变成水蒸气是蒸发现象,蒸发现象是吸热过程。

6.快  解析: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7.水蒸气 凝结  解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8.固 冬  解析:水在自然界中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第二题

1.√ 解析:读数时如果温度计离开待测的水,所读示数便不是水的温度了。

2.× 解析: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会浮在水面上。

3.× 解析:冰融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会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4.√ 解析:环境温度与冰块的温差越大,冰块吸热越快,融化速度越快。

5.√ 解析: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6.× 解析: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肉眼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白汽”实际上是较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7.× 解析: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除了温度还有水的表面积和通风情况等。

8.× 解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草叶上的小水珠。 

9.× 解析: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做升华。

10.√  解析: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关系密切,因为在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或放热。

第三题

1.A 解析: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不能接触容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始终放在液体内。

2.A 解析:温度计的液面在零刻度上方,比30℃高一小格,因此应为31℃。

3.A 解析:水结冰要对周围放出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4.B 解析:冰的熔点是0℃。 

5.B 解析:室温高于0℃,冰在室温下会融化成水。

6.A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

7.C 解析:水结冰是个放热的过程,给水加热不会使水结冰。

8.B 解析:使空气湿润,就会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升高,水的蒸发速度会变慢。

9.B 解析:烧水时产生的“白汽”是较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10.B 解析:水蒸气遇冷会发生凝结现象,变成小水珠。

11.B 

12.C

第四题

解析:蒸发、升华、融化是吸热过程,凝结、凝华、凝固是放热过程。

2.-2 零下二摄氏度 12 十二摄氏度  

第五题

1.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解析: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一般的温度计采用煤油、酒精和水银作为温度计内的液体。

2.放在阳光下,用手捂,用手摩擦,放入热水里等。(答案不唯一)  解析:要想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就要尽快让冰吸收热量。

3.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速度越快;温差越小,降温速度越慢。  解析:水降温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放出热量的速度越快,温度下降越快。

第六题

1.水结成冰后,占的空间变大了。

2.因为冰块的温度很低,所以冰块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后就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冰上了。

3.这是因为冰块使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形成了小水珠。

4.由于冰块模型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模型的外面形成了小水滴。

5.由于“哈气”温度高,“白粉”遇热融化成水了。

6.冰块周围的水遇到冰会因放出热量而降温,这些水的温度会降到0℃,所以会凝固成冰,把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

解析: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冰块放在室温条件下,周围的空气遇到冷的冰块会凝结成小水珠或小冰晶附着其上。水的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化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