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7 珍惜 - 可爱的中国

第一题

A

第二题

野蛮 仇恨 疫情 携手 生吞活剥

第三题

欢歌 笑脸 富裕 康健 智慧 友爱 明媚 凄凉

第四题

1.日新月异 2.刻不容缓

第五题

1.设问 2.反问

第六题

1.否定(陈述) 

2.这么光荣的一天,怎么能在辽远的将来? 

3.这么光荣的一天,是在辽远的将来吗?不,决不是。 反问

第七题

1.C 

2.A 

3.“败类”指的是那些卖国求荣、欺压同胞的汉奸走狗。 因为“我们”不能团结起来和敌人斗争,因为“我们”贫穷落后,所以保护不了母亲。 

4.选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的哭诉和“我们”的内疚。

【解析】

1.文中的“朋友”不仅指方志敏的战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还涵盖了全国的民众。

2.这段话用四个并列形式的反问句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地启发读者深思。

3.从“败类”一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汉奸、卖国贼的痛恨,这恰恰体现了作者的赤子之心。

4.选文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写“母亲”的哭诉,就是写祖国的现状;另一个层面写“我们”的内疚,表达了作者的赤子之心。

第八题

1.士可杀不可辱 

2.渭水滨 咸阳城 秦岭 蜀中 

3.作者并不是真的可以到处为家。作者只要在国内,就可以到处为家;然而,来到国外,离开国土一步,就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4.不矛盾。作者身处异国,渴望见到故乡的种种景物,所以“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但真的见到与故乡相同的东西又会勾起对祖国无限的思念,感情难以承受,所以说“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样的说法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深爱着的祖国刻骨铭心而又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

【解析】

2.按在短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地名。

3.体会作者在国内和国外的情感变化:在国内即使漂流多城,也有家的感觉;到了国外就觉得“到处不可以为家”。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4.体会作者“不爱看”不同的东西与“不敢看”相同的东西的情感。这样的说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