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6 眼睛 -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字词积累练

一、B

二、援助 社会 捐款 贫困 重返

三、缓 授 暖 援 暖 援

四、1.希望 2.盼望 3.渴望 4.愿望

语句应用练

五、1.那是一双渴望读书的忧郁的“大眼睛”。 2.“大眼睛”成为形象标志。 3.那双大眼睛明亮得像天上的星星。 4.难道“大眼睛”没有打动所有人吗?

阅读理解练

六、1.“渴望”的是上学,得到知识。 因为担心现在仅有的学习机会会失去,所以会“忧郁”。 2.A B 3.这双“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使无数人向渴望求学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伸出了援助之手。

【解析】1.此题应联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来了解小女孩的学习条件差,学习时间少,这些困难她并不怕,她担心的是连这样差的学习机会也要失去,可以看出小女孩对学习的渴望。

2.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指代对象应联系词语的上下文。第一个“大眼睛”,在照片发表后,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所以这里指的是照片上那个小女孩。第二个“大眼睛”的前文用“忧郁而又充满渴望”来形容它,这里指代的就是小女孩的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

3.此题应抓住“大眼睛”的社会意义和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这两个方面来回答。

七、1.似有所求 支吾着 鄙薄 不屑 2.心情很好 调侃地追问 一下子愣住了 惊奇 羞愧 难堪 3.他还想到方先生家的书房里随意挑一本书。 方先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他家里没有书。 4.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要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 5.在生活中,物质上的富有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有。(答案不唯一)

【解析】1.此题应抓住第2、6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对乞丐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抓住关键词来回答。

2.此题应抓住第3、5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方先生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抓住关键词来回答。

3.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我们发现乞丐在第6自然段说出了自己的另一个要求,在第7自然段中,我们通过对方先生的心理描写,了解了他根本满足不了乞丐的要求。

4.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表达因心理变化而产生的表情。

5.抓住故事的几处对比:方先生的身份与乞丐的身份,乞丐与方先生对于读书的态度来答。

篇章感悟练

八、忧郁 渴望 千万个濒临失学的儿童 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