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归类全练全测 - 课内阅读全练全测

第一题

1.承上启下。 2.拟人。 3.向上升 冲破了云霞 发出夺目的亮光

【解析】1.“果然”与事实想的一样,不出意料。上文是作者看到当时的样子,认为太阳就要出来了。下文讲太阳升起的过程。“果然”一词既总结上文,又引起下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选文中“负着”“使劲儿”“冲破”“跳”等这些词都具备了人的动作,所以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3.仔细读选文,这段话中每句话都讲了太阳升起的一个过程,按照太阳升起的顺序归纳总结即可。

第二题

1.占据高处,俯向低处。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 身体被碎成粉末。指丧失生命。也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 2.比喻 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写五位壮士在峰顶痛击敌人。

【解析】1.可以用拆拼法来理解。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高:高处。临:面对。占据高处,俯向低处。粉身碎骨:指身体被碎成粉末。把这几个词素连起来再结合上下文即可理解词义。

2.“石头像雹子一样”,“石头”是本体,“雹子”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所以是比喻的修辞方法。五位壮士掩护群众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完成了的任务。自己也陷入了绝境——后面是山崖。敌人又一次进攻,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就收集石头,用石头砸,这里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去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归纳自然段的段意,首先要弄清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把每句话的意思进行比较,看看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最后围绕主要的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即可。短文主要是围绕五壮士痛击敌人展开的,所以概括出来即可。

第三题

1.一根火柴对小女孩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 2.突出了小女孩在极度寒冷时做出了她平时不敢做的事。 3.小女孩太冷了,她无法忍受了。

【解析】1.小女孩的小手几乎冻僵了,她多么渴望温暖啊!就像她的手里不是火柴而是珍珠那样的小心翼翼,这里看出她对火柴很重视,很珍惜。

2.文中的问句是设问句。设问句强烈地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吸引读者。写出了小女孩做出了平常不敢做的事。

3.“终于”表示她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抽出了一根火柴的。因为她怕回家挨打所以不敢;但是,天实在是太冷了,她又受不了。她经历了怕挨打到怕冷这样一个心理过程。终于:到底;终究。表示下文是最终出现的情况。

第四题

1.这样便于统一行动,还不留空当,增大受箭面积。 2.这样做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军注意,有利于受箭。 3.因为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不清楚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兵。

【解析】1.长江是东西向的,船头朝西很正常,因为曹营就走北岸,曹操命令军士射箭防御,箭正好扎在草船上,等船的一边扎满后,再调转船头,头朝东,用另一面来接箭。

2.诸葛亮让军士摇鼓呐喊是为了迷惑曹操,动静越大,敌人不明虚实,就越不敢冒然出击,只能不停地放箭。要知道曹军大部是北方人,不善水战,荆州水军压根打不过江东水军,只能采取守势。

3.由于当时大雾,曹军看不到江面,而曹操生性多疑,恐东吴趁天气大雾,真的来偷袭军营,也说明他久经沙场,经验丰富老谋深算。

第五题

1.游客走走停停,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2.B

【解析】1.根据短文中:“我们哪里有近道,……总得停下来嘛!”可知游客走不快的原因。

2.理解挑山工的话要结合选文的中心。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答案应选B。

第六题

1.表现了周总理的生活简朴,进一步突出了他工作的劳苦。 2.说明总理整整工作了一夜。 总理的话说明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从中可以看出总理非常劳累。 3.不是多余的。

这个小小的动作,体现了周总理严谨的生活态度。

【解析】1.“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这是周总理彻夜工作用来充饥的食物:一杯清茶、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实在简单到极点。周总理工作任务那么繁重,饮食却如此简单,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作上不辞劳苦,生活上却低标准要求自己,周总理的高尚品德通过吃夜宵的这一细节,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2.“喝了一会儿茶,天就亮了。”说明总理是在夜晚工作的。结合总理说的话,“上午睡一觉,下午参加活动”,更说明了这一点。

3.总理很注重细节,做事井井有条,事事亲力亲为。这种看似闲笔的描写,不仅没有淡化主题,反而更能突出总理人格的崇高和作者对总理深深的敬仰之情。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