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 - 9诗人的足迹·望洞庭

第1题

解析 背诵古诗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要对古诗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对作者的感情有深刻的体会,牢牢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基调。边背诵边体会全诗的意境。另外,还要把握好诗的节奏,背出诗的韵律。

第2题

●交流内容

本次交流的内容有四个方面:(1)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什么景象?(2)我知道“白银盘”是指什么,“青螺”是指什么。(3)我知道诗人是在月下观赏洞庭湖的……(4)我还要找一找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交流展示

秦学: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月光下洞庭湖的山水美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湖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君山一片翠绿,恰似银白色的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诗句写景细致优美,比喻形象新奇,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郝思:我知道“白银盘”是指洞庭湖,“青螺”是指君山。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于蓝:我知道诗人是在月下观赏洞庭湖的。月夜里,不见洞庭湖的浩瀚(hàn)气势,迷蒙之中只见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月光柔媚,与湖水相映。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好像那银白色的盘子里托着秀美的青螺,呈现出一派秀丽的景色和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李彤:我找了有关洞庭湖的资料,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的面积2740平方千米,贮水量155.44亿立方米。

第3题

敕勒歌

(原文略,见教材79页)

帮你释词语

①〔敕勒〕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②〔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③〔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④〔穹庐〕游牧民族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做成。⑤〔见〕同“现”,呈现。

一起解诗意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像毡帐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伴你欣赏诗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bēi)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liáo)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寄扬州韩绰判官

(原文略,见教材79页)

作者我知道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陕西)人,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其诗在晩唐成就颇高。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帮你释词语

①〔韩绰(chuò)〕生平不详,杜牧的同僚(liáo)。②〔判官〕唐宋时期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③〔迢迢〕遥遥。④〔草未凋〕草还未凋谢。

一起解诗意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令已过了深秋,江南草木却还未凋落。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ráo)。老友你在何处教歌女吹箫?

伴你欣赏诗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前两句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后两句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kǎn)。意思是说你处在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此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