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下册) - 9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用奇谋孔明借箭

第1题

朗读。

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解析 本文属于原著的节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要多读,结合注释或相关资料,充分理解句子的意思,并注意断句,如,“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答案

第2题

思考与交流。

(1)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本文中有许多词语都是古代汉语中的,要利用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答案 〔曰〕说。〔少顷〕片刻,很短的时间。〔亦〕也。〔焉能〕怎能。

(2)读课文,说一说“孔明借箭”的经过,从文中找出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

解析 借箭的经过,主要是概括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内容,把相关语句连接起来,去掉次要的句子。除了用文中的句子,还可以用自己的话,使句子间衔接自然,然后概括借箭成功的条件。

答案 孔明和鲁肃率领装备好的船只靠近了曹军水寨,先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士兵擂鼓呐喊,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看不清虚实,命弓弩手向江中放箭;接着又把船调头,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孔明借箭成功。本文中孔明借箭成功的重要条件:一是“重雾迷江”,二是曹操多疑。因为重雾迷江,所以生性多疑的曹操不敢贸然出兵,只是吩咐军士向江中放箭,中了孔明之计。

(3)如果用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整个故事的话,你认为哪几句话最合适?

解析 一边浏览全文,一边动笔画一画哪些句子最能概括整个故事。可以多画几句,然后再比较,看看哪几个句子最合适。

答案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这几句诗以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整个“草船借箭”的内容。

第3题

拓展与运用。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解析 熟读课文后,要理清课文的脉络,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这样再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时,就不会混乱了。其次,要记住重要部分的关键语句,比如孔明说的几句话最能体现他的神机妙算,如果能背诵下来就更好了,如:“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2)同学们,让我们读一读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原著,走进“三国”吧!

解析 阅读《三国演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本学期读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时,相信大家已经对这部古典名著的相关人物和故事有所了解,那么可以继续深入阅读,也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分享彼此的读书心得。读书时,要充分利用读书笔记和读书卡,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3)学讲评书。

解析 评书是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述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演绎历史及现代故事。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发展至20世纪中叶,多为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固定为专穿长衫。我们在组织评书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清清楚楚地叙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面、情节。对琐碎的无关紧要的过程要一语带过,避免啰嗦拖沓(tà)。②前面先埋伏一根线,后面就不用赘(zhuì)述了。③把情节安排得紧张,以增加听众的兴趣。④语言一定要口语化,既生动又形象。这样,说起来才能引人入胜。语言上要避免讹(é)音、错乱或含混不清。⑤要注意塑造正面人物的英雄形象,使正面人物思想达到一定高度,形象栩栩如生,例如对于孔明这一人物,可以根据原著内容,将他的外貌和性格等方面融进来。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