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三年级语文(下册) - 19 放飞蜻蜓

第1题

朗读课文。

解析 本文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本文的朗读基调是亲切平和的。第一至六自然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陶行知的话语气和蔼亲切,孩子们的话语气生动活泼。第七至十自然段,语调平和清新,语气平直陈述。第十一自然段,孩子们放飞了蜻蜓,语气轻快舒畅,语调上扬。

答案 

第3题

读一读,再抄写。

解析 读时注意,“抚”读fǔ,不读fú;“杂”读zá,不读zhá。抄写时注意,“杂”的第四笔是竖钩,不是竖;“结”的右边是“吉”,“吉”的第三笔横比第一笔横短。

答案 

()(ài) ()() (bǎo)(chí)  ()(zuǐ)()(shé) ()() (jié)(ɡòu)  ()(shén) (chénɡ)(qiān)(shànɡ)(wàn

第4题

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解析 应熟读课文中陶行知的话,从蜻蜓吃什么,它的尾巴、眼睛的特点和作用等方面归纳整理,这样就可以说出对蜻蜓的了解了。

答案 蜻蜓是一种吃苍蝇、蚊子等害虫的益虫。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尾巴有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作用。饿极时,它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来自救。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