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 精版答案

第1题

×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衣服是否能产生热量。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还可以阻挡外面的冷空气浸入。

第2题

×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把一小袋冷水放入装有热水的杯子里,一段时间后,这一小袋冷水受热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所以这一小袋冷水会慢慢地从水底浮到水面。

第3题

× 易错点拨:如果两杯水的温度相同,那么质量一样时它们的体积相同。水在变热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所以如果两杯水的温度不同,温度高的水体积要大一些。

第4题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水在变热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所以密封袋中的冷水变成热水,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第5题

× 易错点拨:许多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但有些金属,例如锑和铋是热缩冷胀,即在受热时体积缩小,受冷时体积膨胀。

第6题

B 易错点拨:空气的微粒运动速度比水的微粒运动速度快,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热胀冷缩要明显高于水的热胀冷缩,所以体积变化更明显。

第7题

A 易错点拨: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了,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第8题

B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空气的热胀冷缩。热气球升空是因为空气受热后膨胀,体积增大,浮力增加。而夏天打开汽水瓶的瓶盖有气体冒出,是因为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析出,而不是热胀冷缩;给自行车充气是气体被压缩,也不是热胀冷缩。

第9题

A 易错点拨:水在0℃~4℃时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即受冷结冰后体积膨胀。冬天天气寒冷,水管中的水如果保护不当,就会结冰膨胀,把水管胀裂。沸水外溢是水加热后体积膨胀导致的,而河水结冰是一种水受冷后凝固的现象。

第10题

× 易错点拨:热传递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热传递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其中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比如太阳向外散发热量。所以不接触,通过热辐射我们也能感受到太阳的热量。

第11题

× 易错点拨:热在固体中的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进行,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即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渐传递到较冷的一端。

第12题

× 易错点拨:热传递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重要方式。在气体中主要通过热对流来实现,如空调加热时,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空气下降,从而形成循环流动。

第13题

× 易错点拨:不同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传热性能强的材料保温性能差。

第14题

× 易错点拨:热对流是指依靠液体或气体本身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热对流在水和空气中都会发生。

第15题

A 易错点拨:热传导是指在没有物质迁移的情况下,热量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热水中的勺子与热水接触,勺子与水之间没有物质的迁移,只是热量从水传递到了勺子,所以是热传导过程。

第16题

C 易错点拨: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后的空气体积膨胀,浮力增大而上升,上部分的冷空气因密度大而下降,引起空气的对流。所以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方,便于形成对流,快速加热房间。

第17题

C 易错点拨:用锅给冷水加热时,热量是从锅底传递给水,所以锅底部的水最先受热,水受热后会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会以气泡的形式出现在锅底,并上升。

第18题

A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金属材料传热较快,是热的良导体;而木条和塑料条导热性能差,传热较慢。

第19题

C 易错点拨: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夏天,棉被下的棒冰温度低,用棉被盖起来,由于棉被导热慢,所以能很好地保持棒冰的温度,因此棒冰用棉被盖起来比暴露在阳光下融化得慢。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