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 - 语文百花园六

温故知新

◆理解与运用

◎读下面的一组句子,想一想第二句好在哪儿。

答案 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增加了一些形容词和一个量词,这样写把由天空和圆月组成的画面表现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了。

◎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答案 高高的山坡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

一架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宽阔而平坦的停机坪上。

◆拓展与交流

交流内容展示

宁宁:《少年闰土》一文提供的场景十分丰富,我读后有许多不同的感受。“月下看瓜刺猹”这一场景使我感受到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雪地捕鸟”这一场景,我从作者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好像看见一个机敏的孩子正在雪地上快乐地捉着鸟雀。“海边拾贝”这个场景,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光着脚丫在海边捡贝壳的顽皮男孩。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描述,使少年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丫丫:《孔明借箭》一文注重用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矛盾冲突,因而人物形象鲜明。如课文第一部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试图用短期内造十万枝箭的阴谋陷害诸葛亮,双方经过一番“舌战”,突出了人物形象:周瑜胸藏杀机,为自己的阴谋得逞而喜形于色;诸葛亮料事如神,将计就计,不露声色。

◆阅读平台

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文章表现了严监生怎样的性格?

答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是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他怕费油。对人物动作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严监生吝啬的性格。

口语交际

范例

将相互对立和排斥的描写熔于一炉

——读老舍《草原》有感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相互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出复杂的思想感情。

例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的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一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显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之情。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映照,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习作练习

范文

读《一夜的工作》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读完这篇课文之后,我深受感动。周总理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和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时时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教育着我。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份稿子,目睹了周总理工作一夜的情景,反映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作风和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现在,每当我有空的时候,便会读起这篇课文。每次读这篇课文,一种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更激起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深怀念之情。

当我读到“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时,心中不由得波涛起伏——一尺来高的文件,该有多少份啊,不要说审阅一遍,就是浏览一遍得用多少时间啊!得付出多少辛苦啊!周总理啊,您真是太辛苦了!

当我读到“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时,不由得深思起来:周总理呀,您劳累了一夜,只喝一杯茶,吃几颗花生米,这怎么能行呢?您的身体能支撑得住吗?

想一想周总理简朴的生活,艰辛的劳动,哪一个中国人不为之感动呢?作为少先队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每次读完这篇课文,我心中都充满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一定要以周总理为榜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