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归类全练全测 - 课内阅读全练全测

第一题

一、1.为了救小羚羊。 2.老羚羊急迫的心情 老羚羊的无助和对小羚羊的关心 3.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我感受到科考队员热爱动物、关心动物的美好心灵。 4.“静静”表达了老羚羊对科考队员的信任;“缓缓”表达了老羚羊对受伤的小羚羊的关爱和不舍。

【解析】1.从第⑥自然段可知老羚羊为了救小羚羊而冒死截车。

2.“飞奔”形容速度极快,说明藏羚羊非常着急;“扑通”一词表明藏羚羊跪得毫不犹豫。“纹丝不动”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动,“乞求”的意思是请求给予,我们从“乞求”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老羚羊的无助。联系课文内容可知,老羚羊在车前“纹丝不动”,是因为它宁可被车撞死,也要请求科考队员给予小羚羊帮助,可见它对小羚羊的关心。“一步一回头”说明老羚羊在引导科考队员去见受伤的小羚羊。

3.要抓住每一句话来理解。如:“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是怕小羚羊渴;“老队长则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碾碎后,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是给小羚羊疗伤;“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是怕碰到小羚羊的伤口。这些都使我们感受到科考队员热爱动物,拥有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4.“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科考队员把小羚羊抱走,是因为它目睹了科考队员对小羚羊的救助,说明它对科考队员是极其信任的;“缓缓离去”则表达了它对小羚羊的不舍之情。

第二题

1.为了儿子的安危,母亲宁遭毒打,也咬紧牙关,不说出儿子的下落。 这是一个为了儿子甘心忍受一切痛苦的母亲。 2.愤怒。 他写了一封警告信,让人送到“清乡团”。 3.第二次。 因为自己参加革命,让母亲受连累,遭毒打,他心中很难受。

【解析】1.从“抓不到许世友”可知“清乡团”正在抓许世友,许世友面临着危险。“清乡团”逼问许世友的下落时,许母的做法是:咬紧牙,一个字不说。因此遭到了毒打。可见这是一个为了儿子甘心忍受一切痛苦的母亲。

2.“怒火中烧”写出了许世友已经愤怒到了极点。接着他就采取了积极行动:写信警告“清乡团”。

3.联系全文可知,许世友四次向母亲下跪:当许世友弄清楚来人要买走幺妹时,便“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这是一跪;当许世友见到浑身是伤的母亲时,未及问候,便双膝下跪,这是二跪;看着家里房屋被烧光,只有两座草棚,许世友百感交集,跪在母亲脚下,这是三跪;临别之际,许世友给母亲下跪,这是第四跪。从选文中“抓不到许世友,就拿他母亲是问”和“毒打许母”可知母亲受到牵连,遭毒打,许世友看着浑身是伤的母亲,心里很难受,便双膝下跪,这是“二跪”。

第三题

1.① ② 2.B 3.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阳光的活泼。 4.B

【解析】1.选文第①段写的是儿子的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后很委屈。第②段写的是儿子自认为“阳光很活泼”这个句子造得非常漂亮,因为他自己去看过日出,并且感受到了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父亲珍惜儿子对美的感受,他答应给儿子一个答复,所以去看日出。

2.破折号解释说明“非常漂亮的句子”是“阳光很活泼”。

3.这个句子把阳光比作顽皮的小孩子、五线谱、风吹杨柳。顽皮的孩子、五线谱、风吹杨柳都很活泼,从而突出了阳光的活泼。

4.答题时要联系课文主题。因为儿子的造句“阳光很活泼”,让儿子觉得很委屈,父亲决定亲自到海边看日出,他真的感受到了阳光很活泼,从中我们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感受是不同的,不仅阳光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独特感受。因此,选B。

第四题

1.幼龟试探外面是否安全的样子 2.“我们”紧张、焦急,让向导想想办法,不能见死不救。 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而且极不情愿地抱起幼龟,把它送到大海。 3.向导对违背自然之道这一做法的反对态度 4.“我们”救下了第一只离巢的幼龟,这给了龟巢中的幼龟一个错误信息——外面很安全,于是大量幼龟鱼贯而出,从而使大批幼龟的生命受到食肉鸟的威胁。 5.提示:围绕“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来谈即可。

【解析】1.“欲出又止”的意思是想要出来却又停止,“踯躅不前”的意思是徘徊不肯前进。幼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嘲鹰等食肉鸟的威胁。因此,“欲出又止”和“踯躅不前”描绘的是幼龟试探外面是否安全的样子。

2.“我们”因为不了解情况,处于单纯的同情,所以紧张、焦急,让向导想想办法,不能见死不救。这是“我们”对幼龟受到嘲鹰的威胁这件事的态度。而向导大智若愚、客观冷静,所以“若无其事”“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极不情愿地抱起幼龟,把它送到大海”这是向导对幼龟受到嘲鹰的威胁这件事的态度。

3.“极不情愿”的意思是非常不愿意,向导“极不情愿”是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自然规律。因此“极不情愿”写出了向导对违背自然之道这一做法的反对态度。

4.直到大批幼龟倾巢出动,“我们”才意识到这只率先出来的幼龟是龟群的“侦察兵”,它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如果它不返回龟巢,龟巢里的幼龟就会以为外面很安全,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这是太平洋绿龟防御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这是自然之道。而“我们”救下了第一只离巢的幼龟,这给了龟巢中的幼龟一个错误信息——外面很安全,于是大量幼龟鱼贯而出。这种做法违背了自然之道,导致龟群遭到食肉鸟的袭击,这种救助行为原来是愚蠢的。

5.选文主要讲看到幼龟有危险,“我们”好心要求向导把第一只离巢进行侦察的幼龟送进大海,没想到这给了巢内幼龟一个错误信息——外面很安全。于是大量幼龟鱼贯而出。尽管“我们”奋力抢救,可大多数幼龟仍成了食肉鸟的口中餐。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因此,谈启示,要围绕这一主题来谈。(答案不唯一)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