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 练习2
语文与生活
●下面的歇后语里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如果不知道,可以查工具书,也可以问大人。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答案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仙人。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汉钟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箫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他们随身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有一天,八仙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入水面,以显“神通”。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显示本领,互相竞赛。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东吴老将黄盖向周瑜献上火攻赤壁之计后,又想出了写信向曹操诈降的策略。为了使生性多疑的曹操相信,黄盖和周瑜秘密定计之后,在一次帐前会议上,黄盖故意说曹操兵多将广,东吴兵少力弱,交战必败……周瑜气极之下将黄盖拖翻在地用军棍痛打,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让人抬了回去。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认为一个屡立战功的老将,受此侮辱,气愤之下写信投降,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中了计。其实,周瑜打黄盖完全是预先商量好的,人们从这件事中引出一句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3000多年前,老太公姜子牙闲居在渭水,当他听说周文王礼贤下士,便到渭水之滨垂钓养老,以垂钓磨其性、固其志、温谋略、习战性。他垂钓的特点:一是在大江河边;二是不用饵、不用弯钩;三是远眺江河之波涛,近闻林中之鸟鸣。周文王听说姜太公的贤能,也不辞辛苦地来到渭水河边聘请他,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据《路史》记载,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给唐朝。过沔阳湖,鹅飞去,坠一翎(羽毛),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传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李白问:“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有名的大诗人。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这些歇后语你会用吗?请试着填一填。
(1)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____________:有的挥毫,有的剪纸,有的弹琴,有的烹饪……他们的精彩技艺赢得了来宾们的交口称赞。
(2)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答案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能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吗?
1.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答案 竹篮打水——一场空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2.能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吗?
答案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件事我做错了,既对不起老师,又得罪了好朋友,我弄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花了整天时间做这个计划,最后还是没有成功,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口语交际
范例
我拿出爸爸刚给我买的数码相机,小心翼翼地挂在了脖子上,双手端着它走出了家门。
走在人行道上,我心想:抓拍点什么呢?我左顾右盼。哎哟!摔得好痛呀!呜……呜……
是谁这么不讲社会公德,竟把香蕉皮扔了一地!噢,原来是这两位“大仙”——两个小男孩捣的鬼,其中一个手中还拿着没吃完的半截香蕉,正在边玩玻璃球儿边吃呢。
好,拍下来!送给大家当个反面教材也不错。我举起了相机,忽然,那个小男孩踩在了一小块香蕉皮上,身子一歪,还没等我喊出口,呵,摔了一跤!OK!抢镜头,咔嚓——不讲社会公德,自食其果!
哈哈!照片上的小朋友与我刚才一样,踩在香蕉皮上摔倒了,还哭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