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语文(上册) - 语文实践活动7

第一题

看拼音填同音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原题略,见教材133页)

解析 本练习是辨析同音字的练习。练习时,要读准字音,并根据平时学习过的内容,准确判断是哪一个字。

答案 (嬉)笑 (牺)牲 可(惜) (希)望 (叙)说 继(续) (旭)日 情(绪) (吩)咐 缤(纷) (芬)芳 (分)离

第二题

读读下面的词语,照样子再写几个。

(原题略,见教材133页)

解析 先读一读练习题中的词语,寻找其共同点——叠词,找一找三组叠词的重叠规律,再将词语不叠用与词语叠用作比较,体会词语叠用的作用,再积累一些形式相同的词语。

答案 

急匆匆  (沉甸甸)(水汪汪)(金灿灿)

白白胖胖 (断断续续)(浩浩荡荡)(郁郁葱葱)

碧绿碧绿 (雪白雪白)(金黄金黄)(鲜红鲜红)

第三题

选词填空。

(原题略,见教材133页)

解析 本练习的目的是正确运用代词。首先弄清供选的代词代表什么,再联系上下句确定应怎样选择。

答案 吃过晚饭,我和同学们一起,在班主任李萍萍老师的带领下去公园看冰灯。(我们)看到了各种冰雕动物,(它们)个个晶莹透亮,栩栩如生。李老师一边观看,一边给(我们)讲解。最后她对大家说:“(你们)看,这都是冰雕艺术家的创造!”同学们激动地说:“(他们)真了不起!”

第四题

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原题略,见教材134页)

解析 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已学的修改符号,培养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复习学习过哪些修改符号(删号、加号、换号、移号),如何书写。然后明确修改病句的步骤:1.发现病处;2.分析病因;3.思考修改方法;4.动笔修改。最后明确修改的原则:1.原意要保;2.病处要找;3.病因要准;4.改法要巧。

答案

1.因为我今天起床晚了,上学迟到了。

2.我们经常看到王老师那张微笑的脸。

3.《西游记》是一部古典

第五题

阅读下面的读后感,按后面的要求做。

走进昆虫的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

(原文略,见教材134~135页)

1.这篇读后感可分为三部分(见画▲处),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解析 认真阅读短文每一部分,明确每一部分是围绕什么展开的,抓住重点词句,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案 (1)第一部分:《昆虫记》为“我”打开了通往奇妙昆虫世界的大门。

(2)第二部分:这本书介绍的昆虫世界各具特点,演绎出生动的小故事,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3)第三部分:读后联系生活实际,觉得应该把目光投向昆虫,体会它们的情感,爱护它们。

2.体会读后感的写法,交流怎样写好读后感。

解析 先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分析每一部分是详写、概写,还是略写,根据分析的结果想一想怎样写读后感。

答案 第一部分写读了什么文章或什么书籍。(概写)

第二部分写所读文章或书籍的主要内容。(略写)

第三部分写出读后的感想。(详写)

口语交际

范例

李佳宝:写错别字的危害很大。很多年前,乌鲁木齐挂面厂做一批塑料包装袋,印刷厂印成了“鸟鲁木齐”。一字之差,导致价值18万元的包装袋成了废品。

王宛毓:既然错别字危害这么大,我们就应该避免错别字,做到消灭错别字从自己做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写错别字呢?那就是记准字形、字音,理解字义。我的做法是学习生字时,做到音、形、义紧密结合,抛弃机械记忆,按照字理采用理解性记忆。例如:写字时常把“衤”和“礻”混淆,究其原因是不明字理,不懂得它们意义上的区别。因此,只要明确“衤”是“衣”的变形,与服装有关,而“礻”是“示”的变形,与祭祀有关,就不会再写错了。

刘 畅:你的方法很有效。我的做法是“错字本”记忆法。也就是准备一个记录错别字的本子,对自己出现的错别字或易错的字进行记录,本子要精心保存,随时拿出来翻阅强化记忆。相信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逐渐消灭错别字。

范文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读《诺言》有感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尊严的重要成分就是兑现诺言。”这是《诺言》中留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如潮水般,波涛汹涌,心绪此起彼伏……

《诺言》这篇课文写的是“我”有一个朋友叫能干,3岁时母亲病故,他饱受继母的折磨。有一次,能干向“我”借了5块钱。同学告诉“我”他向许多人借过钱,但不还钱。于是“我”后悔不迭,放弃了向能干要钱的想法。多年后,能干成为富商回来还钱,他把向每一个人借的每一笔钱都记得清清楚楚,并告诉“我”借钱是为了给继母治病。这个故事多么感人,多么有教育意义啊!

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尊严的重要成分就是兑现诺言,不遵守诺言的人,就没有尊严!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张健约好周末去图书馆。结果周末那天下起了雨,我想他也不能去吧,于是就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看电视。不一会儿,我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张健。他打着伞,湿着大半个裤腿,满脸怒气,瞪着眼睛望着我许久,然后丢了一句:“不讲诚信的人!”转身消失在茫茫大雨中。此刻,我无地自容,追悔莫及,悔恨自己没有遵守诺言。原来,他在图书馆门前没有等到我,就来家里找我了。于是,第二天我红着脸向张健再三道歉,请求他原谅我。这件事让我吃尽了失信的苦头,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不遵守诺言的人,就没有尊严!只要许下诺言,就必须千方百计去兑现诺言。否则,悔恨终身。

什么是承诺?该怎样实践诺言?文章给了我们圆满的答案。我决定:从今天起,我将信守诺言,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