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语文(上册) - 1 我们爱你,中国

第1题

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伟大祖国的。

答案 作者是从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几方面来歌颂伟大祖国的。

第2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解析 本诗作者以饱满的激情赞美祖国,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全诗感情充沛强烈,富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很适合朗读。本文的朗读基调是高昂地歌颂和赞美。第1小节要带着自豪的语气读出祖国的幅员辽阔,“啊,我们爱你,中国”一句要读得深情、高昂。第2小节的“桂林山水”“杭州西湖”要读得轻柔些,“黄山”“庐山”要读得神秘些,“长江”“黄河”则要读得高亢有力,其中后置的四个定语,朗读时,要注意高低起伏的变化。第3小节的“清香”“醇美”“光洁绚丽”“天工巧夺”要读出美感。第4小节的“竹楼”“布达拉宫”“葡萄”“瓜”“羊群”“骆驼”要读出喜爱之情。第5小节的“古曲”“新歌”“滚滚春潮”“希望之火”要读出赞颂的意味。第6小节的“伟岸”“高洁”“胸怀”“气魄”要读出赞美之情。第7小节要充满激情。整首诗的朗读,语速、语调、情绪、节奏都要因内容不同而富有变化,充满深情。

答案

朗读符号说明 /表示时间停顿较短(朗读时,停顿时长一般为一拍);∥表示时间停顿较长(朗读时,停顿时长一般为二拍);△表示末尾一字是韵脚(朗读时,韵脚字要读得语气饱满,吐字归音圆润充足,要特殊润色);·表示重音(朗读时,或重读,加大音量,加重语气,或轻读,减小音量,含蓄处理);⌒表示语气延长(朗读时,字音读得长一些,声音要擎住,但绝不是拖沓,要恰到好处);表示颤音(朗读时,声音颤动,喉部抖动);表示连接线(朗读时,要连续,不停顿);↗表示语调上扬(朗读时,声音高亢激昂);↘表示语调低缓(朗读时,声音柔缓深沉)。

注:本册书一律采用此种朗读符号。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答案 本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第3题

读一读,想想下面词语的意思。

(原题略,见教材3页)

答案 〔银装素裹〕素:本色、白色。形容我国北方寒冬时节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盎然春色〕春天景色浓郁、洋溢的样子。〔清奇俊秀〕指让人看后很舒心,觉得心旷神怡。多指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浓妆淡抹〕浓、淡:分别指深、浅。妆:化妆。抹:涂抹。形容色彩有深有浅。〔云雾缥缈〕云雾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波澜壮阔〕澜:大浪。指水势浩渺广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光洁绚丽〕光亮洁净,灿烂美丽。〔壮丽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壮而美丽。

第4题

背诵第1~4小节。

解析 本文内容清晰,结构简单,易于背诵。第1~4小节分别歌颂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背诵时,先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每小节的内容,然后仔细体会每小节的写作顺序,最后,抓住关键词语练习背诵。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