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归类全练全测 - 课内阅读全练全测

第一题

1.眼睛不斜向旁边看。形容态度严肃,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 2.A 3.比利一心救小鹿,去时小心翼翼,生怕水洒出来;回来时,快速跑回来,希望快点把水捧给小鹿喝。 4.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为了挽救小鹿的生命,竟能头顶烈日,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如此专注地做着同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是多么了不起呀! 5.比利是一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

【解析】1.“目”,眼睛;“斜”,歪斜,这里可理解为“旁边”。“目不斜视”,即眼睛不斜向旁边看。形容态度严肃,遵守规矩。

2.联系上文可知:“目不斜视,好像面对着一个严肃的目标”“双手好像努力捧着什么重要的东西”是说小比利用双手捧水去喂林间的小鹿。从这两个动作中,可以看出孩子表情严肃,态度认真,所以选A。

3.比利去时的样子是:他走路的姿势不像平常那样轻松愉快,而是目不斜视,好像面对着一个严肃的目标。我从他背后看过去,他双手好像努力捧着什么重要的东西。从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小比利一心救小鹿,因此,走路小心翼翼,生怕水洒出来。他回来时的样子是:快步跑回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比利回来时的快速,他希望快点把水捧给小鹿喝。

4.从“慢慢地”“快步跑”“反反复复地忙”“没有停止”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为了挽救小鹿的生命,竟头顶烈日,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如此专注地做一件非常辛苦的事,真是太了不起了!

5.从比利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第二题

1.神态 因为老人对海鸥是那么熟悉,那么喜爱、所以他谈起海鸥就会兴奋,有好多话要说。 2.B 3.赞美、牵挂和喜爱 依依不舍 4.老人在企盼能到海鸥休息的滇池去看看,企盼着明天海鸥再飞回来。

【解析】1.脸部表情描写就是“神态描写”。老人的眼睛之所以生动起来是因为老人对海鸥是那么熟悉、那么喜爱、那么了解,所以他提起海鸥就会兴奋,有好多话要说。

2.“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老人关于海鸥的话没有说完,所以选B。

3.文中画线部分是老人讲关于海鸥的事,从中可以看出老人对海鸥的喜爱、赞美、牵挂;“在我的帽子上连连歇落了五次”这句话是写海鸥的动作,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信赖和不舍。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话“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是老人看着即将归巢的海鸥的自言自语。所以“老人望着在高空盘旋的鸥群”时,他一定在企盼能到海鸥休息的滇池去看看,企盼海鸥明天还会再飞回来。

第三题

1.② 2.(1)B (2)“至少”不仅强调“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而且在更大的范围内也很可能“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3.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即使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4.不能。 5.【示例】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不浪费纸张,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环保购物袋,坚决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解析】1.“枯竭”在“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一句中可理解为地球资源用尽、穷竭的时候。所以选择②。

2.(1)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至少”是说“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而且在更大的范围内可能也“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所以“至少”在这里起强调的作用。

3.选文第3自然段写科学家的设想: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然后以反问句的形式写出了设想的结果:“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即没有多少人能去居住。

4.根据种种分析和数据可知,人类是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的。

5.围绕环保主题来讲即可。

第四题

2.很凉很凉 3.通过被井水浸过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来说明。 4.A 5.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赞美了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劳动人民。

【解析】1.“系”是多音字,“一头系住了小筐”中的“系”当“打结,扣”讲,所以读“jì。“便”也是多音字,在“另一头,便捆在井旁的大树上”一句中当“就”讲,所以应该读“biàn”。“捆”在井旁的大树上,根据句意所以选择“捆”划去“困”。“开掘”的掘与“手”有关,而“倔”与人的性格有关,所以划去“倔”。

2.选文的第一句话就概括了井水的特点:很凉很凉。

3.认真阅读选文第2自然段可知:作者是通过被井水浸过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来说明井水的特点的。

4.第1自然段是概括写井水的特点。第2自然段是具体举例说明井水的特点。

5.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这个句子点明了中心,赞美了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人们。

第五题

1.跃出 跃进 匍匐 猛冲 2.“敌人的机枪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的身边”“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 3.感受到子弹随时都可能落在董存瑞身上,董存瑞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很危险。说明董存瑞是一个既勇敢无畏又沉着机智的人。 4.表现了董存瑞奋不顾身的精神。

【解析】1.所填词语是描写董存瑞在郅顺义的掩护下,冲到桥下的动作的词,所以,根据选文应填(跃出)战壕——向前(跃进)——(匍匐)前进——(冲到)桥下。

2.从选文第2自然段“敌人的机枪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的身边”“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可知在冲往桥下的过程中,董存瑞遇到了怎样的危险。

3.这几个词描写的是董存瑞躲避敌人子弹的动作。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子弹随时都可能打到董存瑞的身上,董存瑞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艰难、危险,从而还可以看出董存瑞是一个勇敢、无畏又沉着、机智的人。

4.联系选文可以看出,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负伤的董存瑞仍然猛冲到桥下,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这就是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第六题

1.唐 柳宗元 2.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洁白,人鸟绝迹。 让人感到寒冷而又寂静。(答案不唯一) 3.孤舟、独钓。 4.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顽强性格。

【解析】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2.“千山鸟飞绝”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万径人踪灭”的意思是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可结合诗句想象画面: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洁白,人鸟绝迹,这样的环境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寂静和寒冷。(答案不唯一)

3.诗句中的“孤舟”和“独钓”最能体现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4.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种恶劣环境中,老翁仍能独自垂钓,表现了他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顽强性格。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