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 2 三峡之秋
第1题
解析 朗读的时候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写早晨的三峡的部分时,语调应该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清新、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写中午的三峡的部分时,语速应该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写夜晚的三峡的部分时,语速应该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答案
朗读符号说明 /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顿略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颤音;△表示末尾一字是韵脚;·表示是重音;↗↘分别表示声调微升和声调略降,突出抑扬顿挫感。
第2题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
答案 几个自然段的开头很清晰地告诉了我们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第2自然段的“早晨”,第3自然段的“中午”,第4自然段的“下午”,第5自然段的“夜”,说明文章是按照一天从早到晚的顺序来描写三峡之秋的。
(2)在不同的时间里,三峡的景色有着怎样的不同?
答案 早晨的三峡是清新、明丽的,中午的三峡是热烈的,下午的三峡是平静的,夜晚的三峡则充满了朦胧之美。
(3)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了三峡之秋的美丽景色?
答案 作者写早晨的三峡,“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橘柚树闪烁着阳光”。这些语句都紧紧抓住了三峡早晨的特点。中午的三峡,“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呼啸着,奔腾流去”。这些语句向我们展示了热烈奔放的三峡之美。下午的三峡,“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而“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宛若一块巨大、磨平、发亮的云母石”等语句,则将夜晚三峡的朦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3题
解析 首先要通过反复诵读,明确它们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再结合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和句子的含义,用心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第(1)句、第(2)句和第(4)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一句是将长江比作一条金鳞巨蟒,体现了长江翻滚呼啸、奔腾而去的壮观景象。第(2)句将长江比作一条明亮的带子,将长江流淌的平静和轻缓形象地展现出来。而第(4)句将月光比作一道道瀑布和一匹匹素锦,更是将月光“泻”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形象地描绘了三峡的中秋之夜的月色的特点。第(3)句是拟人句,把渔火和灯光当作人来写,将渔火和灯光写成忽然醒来的样子,形象生动。
第4题
(1)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解析 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选择,喜欢哪个段落,就背诵哪个段落。背诵时,首先要反复读,理清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再通过想象情景,丰富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这样背诵时,才不是简单地背诵语句,而是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采取累进法,即先读第一句,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然后第一、二句连背。以此类推,滚动前进,直到背完这个段落为止。
(2)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新鲜 轻缓 朦胧 激荡跳跃 消逝 摇曳 沉沉欲睡 凌空飞降
答案 〔新鲜〕(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轻缓〕轻而缓慢。〔朦胧〕月光不明。〔激荡跳跃〕由于树枝的遮挡,由长江反射出的光芒一闪一闪的。〔消逝〕消失。〔摇曳〕摇荡。〔沉沉欲睡〕沉沉的快要睡去。〔凌空飞降〕从高高的天空中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