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1280-1354)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也就是南宋亡后的第二年,出生于这将嘉兴的魏塘镇。当第父老仍然难忘丧国之痛,孩提时代的吴镇常常听到南宋遗臣殉国的悲壮故事。吴镇善画山水和竹,山水画中极喜欢画渔父图,这类画极合时人的心境。当时,人们渴望摆脱现实社会的痛苦,追求安定祥和的自由之境。简而言之,吴镇山水画的鲜明特点,即是其作品不具备盛茂那种以活泼的形式和笔法所创造的戏剧性效果、极具表现性的人物、动人的场景和躁动的情绪。吴镇的山水画与赵孟頫的《水村图》颇相似,表现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情绪,中国人称这一格调为“平淡”,接近西方人所谓的“含而不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绘于1342年的《渔父图》。
《渔父图》是属于一河两岸式的基本构图。吴镇运用水波和渔舟,使画面连成一整体。他利用水纹向右流动、水草披风偃仰与自右向左行来的小舟,表现画中的“动态”。左下角的杉树与隔河相应的山峰、远树均呈三角形构图,其所产生强烈的上指效果,则以平缓的远山与坡岸来缓和,使观者的视觉停留在画中。整幅作品感觉淡泊平,和但静穆中又充满动态,在不同的动作中产生稳定、均衡、宁静的效果。
《洞庭渔隐》的基本构图是前景坡石上,两株松树高耸,与对岸相呼应。对岸是斜坡,斜边自左向右下斜,强而有利地引导视线滑向右边。几乎滑出画面,而有将画面一分为二的危机。于是安排一艘渔舟将视线重新引入画面中央,与呈平盖状的松叶相呼应,以便加强视线停留画面中央的效果。渔舟的造型、倾斜渡和蹲踞船头的渔人也都恰如其分地助长视觉效果。
倪瓒(1301-1374)
倪瓒生于大德五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七年,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家产富饶。有洁癖。由于家在太湖边上,所以他的画亦受地理上的影响,他用简略的笔触画出相距甚远的河岸,宽阔的水面应衬出前景的树木。以少胜多,极近精纯为中国山水画另出一种“以天真幽淡为宗”的新格局,达单纯幽寂之至。
作于1372年的《容膝斋图》被认为是倪瓒存世作品中的杰作,因为它理想地实现了蕴含于倪瓒全部艺术活动中的目的,即是在个人表现手段的局限内,力求具有传统山水画中的形式实体感、空间可读性。画中用笔与以前一样以亦为之,无一定之法,墨色一如以前一样仍是那样平淡,景色仍是那样平淡无奇。此画与倪瓒其他作品一样,体现了画家渴求逃脱污浊尘世的愿望。
《幽涧寒松》图近似正方形的幅面和平视的取景方法,使得画家不独不采用特殊的构图方式,将通常所画的宽广水面压缩成一条溪流,从前景缓缓流过。画中所展现的是幽静清凉的景色,而正是倪瓒心目中的宁静有序、远离尘嚣的理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