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词坛,流派纷纭,迭现高潮,出现了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和独树一帜的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后者又与曹贞吉、顾贞观合称“京华三绝”。
纳兰性德
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因避太子“保成”名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太傅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深受宠信,但他厌倦随驾扈从的仕宦生涯,产生“临履之忧”的恐惧和志向难酬的苦闷,“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再目睹官场的腐败,日夕读《左传》、《离骚》自我排遣,失望和烦恼让他“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忆王孙》),随处宣泄勃郁侘傺的心情,如他扈驾外出所写的《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虽是满洲贵族子弟,但经过国子监的学习,从徐文元、徐乾学兄弟学习经史,与徐乾学编刻《通志堂经解》,自著《渌水亭杂识》等,有一定的学养,又“好宾礼大夫,与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诸人游”(《清史稿》卷四八四本传),成进士,授侍卫之职,与其志向非常不合,“荐绅以不得上第入词馆,为容若叹息”(徐乾学《纳兰君墓志铭》)。
作品特点
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以词名,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词集《侧帽集》、《饮水词》,后人增遗补缺合为《纳兰词》,存约348首,哀感婉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评:“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