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怀钱

责任编辑:Spring 发表时间:2015年05月16日 14:12 浏览次数:3123
No.A66989

黄天浩

钱江口,杭州湾,东望大海,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浑然一色;西望上游,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柔波如语,真是江阔天高,让人心旷神怡。谁能想象,如此平静温柔的江面,会突然掀起滔天的排浪——钱江潮。

杭州湾出海口处宽达上百公里,到澉浦,江面收缩到二十公里,再往上到了盐官镇附近,江道又猛地收缩到三公里左右。因此,杭州湾就形成一种口大里小的状态,由于外宽里窄,形状犹如一只大喇叭,海潮来时,以每秒十多米的流速,簇拥着大量海水,向内江迅速推进。由于内江江面骤然变窄,故大量潮水被两岸夹堵住,海水互相拥挤、堆积,以它激起一道高达数米的浪涛水墙,于是就形成了这千古称绝、闻名中外的自然奇观。

据记载,钱江观潮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就开始了,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曾作有《观潮赋》,北宋时期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就作有咏颂钱江潮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天下壮观无,鵾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至南宋时,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潮魂生日”,千百年来,江潮忘不了钱江两岸的吴越儿女,人们也忘不了江潮,每年总是如期而至,每当此时,杭州城内万家空巷,倾城而出。

观潮的最佳位置当然是海宁的盐官镇,每年此时这里是人声鼎沸,比肩接踵。到了盐官镇,跨过一座小桥,便登上了观潮大堤,一登上大堤,感觉天地豁然开朗,开阔的江面,一望无垠,远处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弯弯曲曲的防波大堤,临江一面,用大块的方石砌成鱼鳞状石塘,以减轻江潮对江堤的冲击,大堤里侧是一排排石砌的梯形坐位,专供观潮的游人或坐或站。石阶后面是那延绵数百里,随风摇曵的芦苇墙,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风,隔开了喧器的道路与市镇,使这江堤上显得分外静谧、洁净。

宽阔的大堤上,有观潮亭,观潮台,尤其显目的是那座七层砖砌的“镇海塔”,孤孤地屹立在江堤上,远远看去就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在那里日夜注视着江面,并低声地在向游人讲述江潮千百年来的传奇。我不知当年为何要造这样一座镇海塔,当我看着眼前的防潮大堤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可能是过去海潮来了,人们无法阻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不便或是麻烦,人们希望修一座塔来镇住海潮。中国是以佛教为主的国度,造塔是佛教的传统,当人们无力战胜自然时,往往会求助神灵的护佑。资料上说,这镇海塔明朝万历年间就矗立在这里了,塔倒是飞檐重角,由于塔周围没有任何建筑物,使这塔显得格外特别,观潮的人们在潮汐未来之前只有议论那塔了。有人说塔像风度翩翩的汉子,有人说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人说它潇洒俊逸,有人说它风韵神秀,俯瞰百媚秋色,威镇千里大江。对这样的无聊议论,我却大不以为然。过去,由于人们对这宏伟壮观的大自然奇观无法解释,就用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来演绎海潮。这样的故事现在这里到处都有那种小册子,不必多说。

其实,世界各地的江海,因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都有潮汐现象。钱塘江潮之所以在世界各地的江、海潮中显得特别宏伟,甲冠天下,那是因为钱塘江出海口——杭州湾得天独厚的特殊地形之缘故。

风平浪静,侧耳细听,此时千里大江没有一丝声息,举目远望,一江秋水静静地泛着白光。我也自由地呼吸着清凉的空气,穿过密集的人群来到一处亭子前,寻找着手册上介绍的一处当年孙中山先生在此观潮时的亭子,面对这亭子,我不禁肃然起敬。同时这亭子也让我思绪万千,不说这海潮汹涌了千百万年,就是当年孙中山先生到此观潮也不过百年,可是世事沧桑,仿佛潮水不变,人间已千年。

亲,发现文中的错误不要不好意思告诉我们,纠错成功,你将获得50~200个金星币的奖励哦~ 我要纠错

声明:本内容为金星教育原创或整理,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违者必究!

返回〖观潮〗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第一课

观潮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