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交朋友。读一本好书,不仅能够学习知识也能够陶冶情操。请准时来到读书时间,帮助你找到“高尚的朋友”。

名家介绍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读书时间 ›› 名家介绍 ›› 文章正文

林海音

责任编辑:小丽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13日 11:38 浏览次数:4437
No.A58030

一、生平简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苗栗县头份镇,作家。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成名作为小说《城南旧事》。

林海音,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 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父亲林焕文出身竹南闽南望族,于总督府国语学校毕业后在新竹新埔公学校任教,一年后应板桥林家之聘北上,并在当地娶黄爱珍为妻,即林海音之母。之后赴日本大阪经商,林海音即在大阪出生。出生后居于大阪,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她的父亲在她12岁时离世,剩下她与母亲一起照顾三位妹妹和两位弟弟,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中视》新闻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纯文学这个概念最先由林海音提出,提倡不含政治及商业目的地创作文学。她在1967年1月创办纯文学月刊,次年与夫婿何凡成立纯文学出版社,专门出版知识分子读物,培育无数青年作家;曾出版子敏的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彭哥翻译的《改变历史的书》。她的名言是“有人得意,看背影就可以知道;有人失意,听脚步声就可以知道。”

晚年为糖尿病、脑中风、肺炎所苦,2001年12月1日11时46分因器官衰竭辞世。

子夏烈(夏祖焯)、女夏祖美、女夏祖丽、女夏祖葳。

二、代表作品

小说集:

《晓云》长篇小说《城南旧事》小说集《金鲤鱼的百裥裙》《婚姻的故事》《绿藻与咸蛋》短篇小说集《冬青树》第一本文集《烛芯》短篇小说集

散文集: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写在风中》《剪影话文坛》《作客美国》《春声已远》《芸窗夜读》   《两地》《家住书坊边》《一家之主》《往事悠悠》《奶奶的傻瓜相机》《窃读记》

儿童读物:

《蔡家老屋》《我们都长大了》《不怕冷的企鹅》《请到我家乡来》《林海音童话集》《惠安馆的小桂子》《我们看海去》《驴打滚儿》

三、作品风格

朴素、自 然、淡雅。

这种朴素、淡雅、自然的风格,表现在人物塑造上,更为突出。她笔下的人物, 不是淡色素描,就是工笔细雕,她从不用浓墨重彩把人物嵌进油画里。

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 人们的心。那北京风貌、台湾民情、异国景物,以及天伦之乐、同乡之亲、师生之 谊,读书心得,偶闻杂感,都令人兴起缕缕情思。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文字都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第二故乡北京的怀念。

林海音的另一些散文,则注重哲理的探求。

林海音叙写夫妻情、母子爱、师生谊之类的散文,充满一种真挚。亲切的情趣美。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

但她大多散文,都以清新的文字和素淡的 笔调,将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来,让读者得到丰富 的感受。 林海音小说则为我们展开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并以反映我国特殊历史时代的 真实面貌而得到人们的赞扬。 林海音特别关心中国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她大部分小说,不管是以北京为背景 还是以台湾为背景,处于中心位置的,始终是妇女问题。她的许多反映旧中国妇女 命运的作品,既是探讨中国妇女问题的记录,也是寄托乡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四、所获荣誉

林海音一生为台湾文坛牺牲奉献,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五、人物名言

崎岖的路,但终于到达山顶。

走人生的路程就像爬山一样,看起来走了许多冤枉的路,崎岖的路,但终于到达山顶。

上一篇: 李汉荣
下一篇: 张钫
返回〖读书时间〗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