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战争将在更广阔的空间、更复杂的条件下进行,制导武器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目标摧毁,仅依靠“打了不用管”显然还不够,要求导弹还要能分清敌我目标,能从复杂的回波中区分不同类型的目标,在陆上能区分坦克、卡车、火炮等不同目标,在空中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飞机,在海上能区分不同类型的舰船;要能判断并攻击对己方威胁最大的目标;能根据新的情况改变攻击目标。从探测、跟踪、寻的、拦截到最后摧毁目标的整个制导过程实现完全自主性的导弹就是智能导弹。但从实际情况看,要实现从探测目标到命中摧毁目标的完全自主,从技术上看有一定的困难,从经济上看作战费用昂贵,从作战指挥上看也难以允许。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一枚枚小小的导弹身上集中对目标进行监视、探测、跟踪直到最后摧毁目标的全部功能。因此,导弹完全智能化只是理想,只有极少量完成特殊使命的导弹才能实现。虽然“打了不用管”的导弹可以自动地探测、识别和跟踪目标,但仍离不开监视、探测系统对目标的监视和探测和提供的有关目标的初始信息,其自主性受到限制,大多数导弹只能在局部实现智能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可以制造出高灵敏度、高精度的传感器,数据处理、图像识别能力都基本得到解决。使导弹具有像人的眼睛一样能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寻的;具有像人的大脑一样能对数据、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和思维判断能力;具有像人的腿一样进行机动、变换姿态、改变方向的能力,将在各类导弹上部分体现出来。这些都使导弹智能化的研究已有很大发展,各种智能弹头的研制正在加紧进行。如美国在研的智能导弹能区分外形和尺寸相同的不同类型的军用卡车、运输车辆与通信车辆,地空导弹发射架与地地导弹发射架。目前技术比较成熟是美军的“黄蜂”反坦克导弹,它采用了“图像理解”的人工智能技术,导弹上的计算机将探测器获得的图像与存贮于弹上的数据库中已知武器系统的图像加以比较,就能知道探测到的是何种目标,不仅能区分敌我,而且可以有选择地攻击目标。美国空军从1979年初,就从6个武器承包商中选择了休斯公司和波音公司,着重发展“黄蜂”导弹。这种导弹采用红外导引头和毫米波导引头,能使导弹的“眼睛”更亮,导弹发射后,弹上的毫米波探测器和红外线跟踪器便自动开始工作。不仅可以及时“看见”辐射热的物体,而且能区分开哪是假目标,哪是真目标。特别是导弹上的“电脑”,使每个“黄蜂”都能判明已经有别的导弹在跟踪追击目标,自己就不必追击同一目标了。如果前面的一辆坦克已被别的导弹击毁,它会自动飞向别的坦克。“黄蜂”导弹具有的低飞性能和反电子干扰的能力,使它能避开地面炮火的拦截。由休斯公司研制的小型“黄蜂”导弹,重45千克,可用F一16、A一10等飞机携带,从机翼下面的吊舱发射。导弹是从肉眼看不见目标的距离处,由低空隐蔽地区成群发射的,所以对飞机的生存有保障。成群的“黄蜂”倾巢飞出之后,根据预定程序作一系列机动飞行,并利用它上面的一部全天候(风雨无阻)毫米波雷达自动搜索、捕捉目标。捕捉到目标之后,立即俯冲下去击穿坦克的“天灵盖”———顶部薄弱的装甲。“黄蜂”导弹飞出之后,在飞行途中尽管地形有高低起伏,但它会根据雷达寻的器所提供的有关高度的信息,始终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随着寻的器不断搜索,数据处理机对所获得的数据不间断地处理,便显示出“目标群”的图像。导弹随即根据预先编好程序的指令,从“目标群”中选择一辆坦克,然后俯冲追踪目标,直到撞击坦克的顶部薄层装甲,与坦克同归于尽。
“黄蜂”导弹妙就妙在它具有“自我思维”能力,一旦飞离运载它的飞机之后,人们就可以放手不管了,运载它的飞机可以立即撤退,避开战场上的风险。而一群“黄蜂”,会各自分头去寻找自己的敌人。就像一群活的黄蜂飞离蜂巢。“黄蜂”导弹在目标识别和制导能力方面,可以说是获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为导弹的智能化提供了一个样板。(《科技日报》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