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战是指敌对双方在外层空间进行的军事对抗或双方在宇宙空间为陆战、海战、空战提供军事支援,从陆地、海面(水下)、空中对敌方航天器进行的攻防行动。根据不同的目的、条件和时间,航天战担负的主要任务有侦察、预警、监视、定位、通信、弹道导弹拦截、摧毁航天兵器等等。按区域划分,航天战可分为地对天作战、空对天作战、天对天作战等。
地对天作战
地对天作战主要是在地面利用动能、定向能武器和导弹武器对航天器实施攻击,将其摧毁或使其失去正常工作能力的作战样式。1997年10月,美国陆军首次使用中红外高能化学激光器,进行摧毁在轨卫星试验,成功地击中了415公里以外的一颗美国空军气象卫星。此种作战样式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地对天作战包括战略弹道导弹突袭、以地球为基地的反导作战、航天兵器对地球目标的突击以及以地球为基地的防天作战等等。
空对天作战
空对天作战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利用战斗机携带反卫星武器,升空到一定高度或空域,然后向太空发射反卫星导弹,将敌方卫星摧毁。1984年1月21日和11月1 3日,美空军先后两次成功地进行了反卫星导弹的飞行试验,其目的是验证弹头捕捉和跟踪太空目标的能力。一枚代号为“飞行西红柿罐头”的机载反卫星导弹根据敌方卫星释放的低微热量实施自动搜索、跟踪,并以(极高速度)碰撞的方式把敌方卫星击毁。此外,美军还正加紧研制机载、航天器载等多种类型的激光武器。
天对天作战
天对天作战是航天作战的一种高级作战样式,主要是军用航天器之间的格斗。苏联的天对天作战试验曾多次获得成功。试验中的反卫星卫星攻击的目标主要是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进入轨道的预警卫星等。1976年11月,苏联发射了一艘宇宙飞船。这艘飞船对已在轨道上运行的另一颗卫星进行跟踪,然后逐渐接近并自爆成许多碎片把被跟踪的卫星摧毁。1981年3月,苏联发射的“宇宙”-1258号卫星通过自毁产生“弹片”击毁了目标卫星———它的伙伴“宇宙”-1241号。1983年,苏联又以类似的截击方式,摧毁了在联邦德国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目前,美国研制了能够吸收敌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被敌方发现的隐形拦截卫星,可以大量撒布在太空,预先埋伏在敌方卫星的飞行路径上,在紧急时刻根据地面发出的指令一起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