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孔子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
一次,楚国听说孔子正在陈国、蔡国交界之处,就派出使者去见孔子,想请孔子到楚国做官,孔子很乐意地应允(yǔn)了。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这事后,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楚国是个大国,孔子又很有才能,楚国任用孔子后,不就如虎添翼( yì)了吗?这对于弱小的陈国、蔡国来说,可不是个好事。”他们一商量,就派人把孔子围困在陈、蔡之间的荒地里,不让他到楚国去。
孔子和他的一帮学生被困几天后,食物都吃完了。可是,孔子还像往常一样,给学生讲授自己的学说,诵读优美的诗篇,弹着琴,唱着歌,一点都没有为当前的困境着急。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了,心里暗暗生气,就对老师说:“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
孔子听出子路的话里暗含埋怨,就回答说:“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不过,即使走投无路,他们也安之若素。而小人呢,一到走投无路,就放任自己胡作非为。”
一旁的子贡听了,面色一变。孔子看到了,就问:“赐(cì),你认为我是个博学多才,而且能够洞察形势的人吗?”
子贡回答说:“当然,您难道不是吗?”
孔子沉静地说道:“不是的。我只不过在顺境和逆(nì)境中,都能从从容容,不改初
衷(zhōng)罢了。”
孔子对子路说:“《诗经》云,‘非兕(sì)非虎,事彼旷野’。你说说看,是我的学说不正确吗?我何以到了这种窘(jiǒng)迫的地步呢?”
子路回答道:“您的意思是您不够仁善,所以人们不相信您?还是您不够睿( ruì)智,所以人们不实行您的主张呢?”
“是啊,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假使仁善的人一定要让人相信,哪来伯夷( yí)、叔齐?假使睿智的人一定要躬(gōng)行实践,又哪来的王子比干?”
这时,子贡进来了。孔子用同样的问题来问他,想看看子贡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老师,您陷入今天这样的困境,是因为您所坚持的‘道’太大了,天下容不下您。您为什么不对俗世作一点妥(tuǒ)协呢?”
孔子看着子贡,眼睛里流露出失望的神情:“君子所坚持的‘道’,即使不能见容于世,也不能苟(gǒu)且媚俗啊。而你,竟然准备放弃‘道’以求见容于世,唉,你的志向实在算不得高远啊!”
这时,颜回也进来见孔子。孔子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颜回答道:“老师,您的‘道’至高至大,所以天下容不下。即使这样,您还是一如既往地推行它。天下容不下它又有什么要紧?正因为天下容不下它,才见出您是一位君子,因为您的修养品德远远地超出世人啊!”
颜回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如果您的学说主张不够完备,那是我们做学生的没有做好,是我们的耻(chǐ)辱(rǔ);如果您的学说主张体系完备,却不为世所用,那只能是当权者的耻辱。”
孔子终于欣慰地笑了,因为颜回理解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