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1891—1934)名复,原名寿彭,初字半侬,后改为半农,晚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他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文学史和语言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博学多才,在语言、语法、乐律、摄影、文物考古和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造诣。
1891年,刘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城内西横街上一户寒士家庭。他六岁就能断文识字,15岁考取常州府中学堂,成绩名列前茅。宣统三年(1911)应母校翰墨林小学校长王诩唐之聘回母校任教,并与吴研因等编辑《江阴杂志》。是年秋,辛亥革命爆发,刘半农去清江参加革命军,任文牍。民国元年(1912)2月,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而回乡,参加演文明戏,筹款支援革命。3月与弟天华同往上海谋生,进开明剧社任编辑。次年春入中华书局任编译员。在《小说海》、《小说月报》等刊物发表多篇译著和小说。民国6年5月、7月,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先后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小说精神上的革新》。是年夏,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出任北大预科国文教员。7月1 日,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和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他是北京大学教授临时会议干事负责人。民国9年(1920)3月,刘半农奉派赴欧洲深造,初入英国伦敦大学大学院,在语音实验室工作。次年夏转至法国巴黎大学,并在法兰西学院听讲,攻实验语音学,创声调推断尺和“刘氏音鼓甲钟”。民国14年(1925)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赢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同年秋,刘半农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并兼任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中国文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辅仁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后专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及研究文史部主任,并为北大研究所创立语言学实验室。
刘半农爱国正直,不畏邪恶。1934年4月,他不顾白色恐怖,与钱玄同等12人联名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捐书,并书写墓志和墓碑。1934年6月,为完成《四声新谱》、《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的编写,刘半农冒着酷暑沿平绥铁路深入内蒙古一带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归热病,7月14日在北京逝世,年仅44岁。蔡元培为他撰写了碑铭。刘半农一生著有《半农杂文》、半农谈影》及诗集《扬鞭集》、采编方言民歌集《瓦釜集》,还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