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无私的包拯

责任编辑:Ice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06日 11:27 浏览次数:3185
No.A40521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舌被人割掉了。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农民本来舍不得,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来,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用不着怕犯法。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

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养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

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从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包拯做了几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就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做谏(jiàn)官,也提出不少好建议。

宋仁宗正想整顿一下开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调到开封府当知府。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个当这差使,免不了跟权贵通关节,受贿(huì)赂(lù)。包拯上任以后,决心把这种腐败的风气整顿一下。

按照宋朝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诈勒索。包拯破了这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小吏想做手脚也不敢了。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不出去。包拯一调查,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

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那人一看事情闹大了,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把花园拆了。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有个权贵想通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做官的端州,出产的砚(yàn)台叫做“端砚”。皇宫规定,每年地方官员要进贡一批端砚到京城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进贡的机会,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贪污一批,去讨好那些权贵大臣。搜刮去的端砚比进贡的要多出几十倍。后来,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间征集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直到他离开端州,从没有私自取过一块端砚。那权贵听了,知道没有空子好钻,也只好罢休。

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人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shū)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

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做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龙图”(包拯得龙图阁学士官衔)。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有的还编成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但是反映了人们对包拯的敬仰之心。

亲,发现文中的错误不要不好意思告诉我们,纠错成功,你将获得50~200个金星币的奖励哦~ 我要纠错

声明:本内容为金星教育原创或整理,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两袖清风
下一篇: 杨震拒贿
返回〖第10课 公仪休拒收礼物〗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