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馆

自然科学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自然科学生活化、趣味化,透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可使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地理常识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自然科学馆 ›› 地理常识 ›› 文章正文

专家称:地壳沉降将导致洞庭湖“扩大”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1月08日 13:55 浏览次数:2026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32284

有关专家称,洞庭湖地壳总体呈沉降趋势。沉降特征表明,如果不再大规模围湖造田,并能有效减少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这一结论是基于湖南省地质工作者刚刚完成的《洞庭湖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课题而作出的。这一成果对洞庭湖综合治理科学决策将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多年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洞庭湖长期以来不断萎缩,并形成湖高垸低的“地上悬河”。有些人因此担心洞庭湖会逐年缩小,甚至消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地质专家就已着手对洞庭湖区地壳沉降规律进行探索。但高级工程师皮建高等地质和水利专家认为,根据湖区地壳的沉降特征推断,洞庭湖不会缩小而会进一步扩大。
  2000年,湘鄂两省地质工作者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承担了《长江中游水患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国家级课题,分别对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地壳沉降问题展开专题攻关。专家们在已有成果基础上,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等先进手段,获得了洞庭湖区地壳沉降精确的监测资料,初步掌握了湖区地壳沉降的基本规律。
  对定量数据的研究表明,洞庭湖区地壳总体呈沉降趋势,但不同地域有不同沉降速度。湖区中心区的沉降速度大于周边区,平均每年达10毫米左右。沉降速度最大地带集中于湖区北部偏东方向的华容砖桥-沅江漉湖断裂带与岳阳-湘阴断裂带之间,沉降速度每年可达10至25毫米。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为洞庭湖区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后洞庭湖治理应继续坚持合理疏导洪水,控制泥沙。在治理方法上,应结合湖区不同地域地壳的沉降规律,分类分区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

返回〖自然科学馆〗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