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2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他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闰土这个艺术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章闰水为原型的。
章闰水是贫苦农民,家住离绍兴城60里的杜浦村,靠近曹娥江边。章闰水的父亲章福庆租种地主几亩土地,还是个手艺精巧的竹匠,农闲时就上城来做竹器,也来鲁迅家干活,鲁迅亲切地叫他“庆叔”。1893年春节期间,章闰水由他父亲带到鲁迅家,鲁迅和他哥弟相称。1900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放寒假归来,还曾带他到大街和风景区游玩。章闰水一生贫困。1934年大旱,在饥饿和愁苦中死去。他的孙子章贵,新中国成立后安排在鲁迅纪念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