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 7 丰碑 邓稼先
第1题
朗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诗句。
解析 这一训练着重强调对文中诗句的朗读。课文在第三部分引用了《吊古战场文》,因为诗句中生字较多,所以朗读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做到正确、流利,然后再结合文意将其读得有感情。《吊古战场文》是一篇文言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朗读时,语速慢些,注意停顿,要读得悲壮些。
答案
第2题
思考与交流。
(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答案 这篇课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邓稼先,表现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人格精神和爱国品质。
(2)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②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经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解析 体会这几个句子的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如“几千年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等,深入理解这些词语本身所包含的意思;其次要联系上下文,比如第一句要联系奥本海默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答案 ①第一句见第15自然段句解。第二句见第16自然段句解。这两句话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②见第28自然段句解。
(3)请你根据文章四部分内容说一说,文章分别从哪些角度来体现邓稼先的精神?
答案 课文分别从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同奥本海默的对比,以及工作环境和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引用作者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等角度来体现邓稼先的精神,赞扬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以及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积淀、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4)课文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解析 课文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方法是对比,即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体会这一方法的用意,可以从对比本身的作用来思考,即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再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要写奥本海默。
答案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能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从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5)本文的作者是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文章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作者杨振宁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文章写的是和他有着半个世纪情谊的好友,因此文中充满深情。反复读课文,在字里行间体会这种深情。
答案 课文表现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人格精神和爱国品质,也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与珍惜、钦佩与赞颂之情。
第3题
拓展与运用。
(1)查阅书刊或从网上搜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与同学们交流。
答案 于敏,天津市宁河区(原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的“氢弹之父”。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曾经“隐身”30年之久。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第一个被江泽民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科学家发言。
(2)学习了《军需处长》《雷锋的故事》《邓稼先》三篇课文之后,你一定深受感动,请你结合这三篇课文的内容,谈谈你对“丰碑”的理解。
解析 回顾和整理这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概括三个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品质,再结合“丰碑”本身的意思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对“丰碑”的理解。
答案 “丰碑”,高大的石碑,借指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军需处长》一文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文章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可以说军需处长是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的代表,正是那些无数个像军需处长一样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人物,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象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的精神是伟大的。
邓稼先是“两弹一星”的功臣,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代表人物。“两弹一星”精神指“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国诸多“精神”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开端,是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的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总之,不同的历史时期,“丰碑”的含义不同,象征的精神也不同。
第4题
积累。
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内容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解析 注意“锋芒毕露”中的“露”是多音字,在这里读lù;“马革裹尸”的“革”读ɡé,不读ɡě。“当之无愧”的“愧”与“槐树”的“槐”要区分开;“死而后已”的“已”与“自己”的“己”要区分开。
答案 〔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