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人们谈起美洲的时候,总忘不了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哥伦布。
哥伦布是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从小就向往着海上航行,尤其喜欢读《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著名的旅行家,他的足迹遍及中国、缅甸、印度。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出版后,很快就销售一空,成为畅销书。
《马可·波罗游记》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印度等这些东方国家。在他的眼里,这些富庶的东方国家简直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通过阅读《马可·波罗游记》,哥伦布一直幻想有朝一日能够远游世界,去亲自游历那诱人的东方乐园。
当时,人们都是通过欧洲大陆来到东方。可是,到了哥伦布时代,由于欧洲大陆受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不易通过,于是,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茫茫无际的蔚蓝色的大海。要是能够从海上航行到达东方,该有多好!
为此,哥伦布特地请教了意大利的地理学家,得知沿着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也能抵达东方。
于是,哥伦布制定了一个远航计划,希望能够得到封建君主们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首先,葡萄牙国王拒绝了他的建议;接着西班牙王后召见了哥伦布,表示出对远航计划的兴趣,但没有给予实质性的答复。
一直拖到1491年底,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才接见哥伦布。经历了几番周折之后,他总算答应支持哥伦布远航。
不过,所有的水手都不愿随哥伦布远征,他们都担心在半途中葬身鱼腹。后来,国王只好从刑事犯中挑选了一批人给哥伦布当水手。另外,国王给了哥伦布几艘破旧的帆船。
1492年8月3日清晨,哥伦布带领87名水手,驾驶着3艘帆船,离开了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
没有鲜花,没有礼炮,没有隆重的欢送仪式。谁也不知道茫茫无际的大西洋上,等待着这批由囚犯组成的船队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
海上的航行生活并不浪漫,相反,显得十分单调而乏味。水连着天,天接着水,水天一色,茫茫无垠。在原始的大自然中,人类显得异常单薄、无助,甚至有些力不从心。
就这样,在海上漂泊了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水手们开始沉不住气了,吵着要返航。 要知道,那时候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是一个扁平的大盘子,再往前航行,就会到达地球的边缘,帆船就会坠入深渊!
但是,哥伦布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决不会让他苦心组建的船队半途而废,留下终生遗憾。他坚持继续向西航行,有时候,他甚至不得不拔出宝剑,强令水手们向前,再向前。
在茫茫的大海上苦熬了两个月之后,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机。1492年10月11日,哥伦布看见海上漂来一根芦苇,他和水手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有芦苇,就说明附近有陆地!
果然,11日夜间,哥伦布发现前面有隐隐约约的火光。12日拂晓,水手们终于看见一片黑压压的陆地。顿时狂欢声如雷响起!
在海上航行了2个月零9天之后,哥伦布他们终于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即意为“救世主”。
哥伦布踏上了他当时误认为是“印度群岛”和“日本”的新大陆,并在美洲游历了一番。让他失望的是,这里并不像马可·波罗描述的那样富饶。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把39个愿意留在新大陆的人留在那里。把10名俘虏来的印第安人押上船,返回了西班牙巴罗斯港。
回来以后,哥伦布顿时成了英雄,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隆重接待。科学家、航海家、探险家还有一些附庸风雅的绅士为他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欢迎宴会。
正在觥筹交错、欢乐非常的时候,忽然有人高声说道:“我看这件事不值得这样庆祝。大陆是地球上原来就有的,并非哥伦布所创造。他只不过是坐着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这块大陆而已。其实只要坐船一直向西航行,谁都会有这项发现。”
宴会席上顿时鸦雀无声,绅士们面面相觑。这时,哥伦布笑着站起来说:“这位先生讲得似乎很对,其实不然,我们不妨一试。”说着,他顺手抓起桌上放着的熟鸡蛋,接着说:“请各位试试看,谁能使熟鸡蛋的小头朝下,在桌上立起来?”
气氛又活跃起来,大家都拿起面前的熟鸡蛋,试着、滚着、笑着,但谁也没能把它立起来。
刚才说话的那位绅士得意洋洋地说:“既然哥伦布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他自己一定能办到。现在就请他把熟蛋小头朝下立在桌面上吧!”
“唰!”全场的眼光都朝哥伦布看过来,只见他微笑着,手握鸡蛋,小头朝下,“啪”的一声敲在桌上,手一松,那蛋就牢牢地立在桌上了。
那人高叫起来:“这不能算,你把蛋壳摔破,当然可以站住。”
这时,哥伦布正色说道:“对!你和我的差别就在这里,你是不敢摔,我是敢摔。你我之间只是敢与不敢之别。世界上的一切发现和发明,在一些人看来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但是,请您记住:那总是在发明者指出应该怎么做之后。”